駐村書記抓產業 食用產品出山來
駐村書記抓產業 食用產品出山來
一一三門峽市陜州區白石崖村駐村第一書記二三事
肖偉 郭曉 本刊記者 柴占陽
夏日的陽光總是火辣的熱,樹上的知了更是相當的知了一直叫個不停。當車剛進入到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店子鄉白石崖村時,一片綠意撲面而來。寬闊的公路通向大山深處,越往深處行,視野更開闊,山中特有涼爽霎時平復燥熱的心。車到村委會門口便停了下來。

剛下車,該村駐村第一書記員博便迎了上來,告訴我們:“這條路是新修的,太陽能路燈也是新裝的,現在村里群眾出行方便多了!”
本刊記者了解到,白石崖村是三門峽市陜州區的深度貧困村,地處店子鄉北部,轄4個村民組,9個自然村,貧困戶40戶112人,主導產業為農業種植,中蜂養殖、外出務工。2018年10月,員博由陜州區民政局下派到該村擔任第一書記。

駐村以來,他根據白石崖村情,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反復討論適宜村情的脫貧攻堅方案,創辦合作社、為村民安裝凈水器,發展中蜂養殖、發展藍莓種植,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走進村支部,看到產品展示處擺放著土蜂蜜、土雞蛋、食用油、五谷雜糧等產品,琳瑯滿目,一件件精美的包裝讓人眼前一亮。

“我們村開發的農副產品有‘4個系列,6大種類’,這些都是從農戶家中收購,然后通過合作社走向市場,帶動廣大農戶脫貧致富,使我村的經濟走向新的臺階。” 白石崖村支書黃么超拿著產品高興地介紹說。
產業發展長短結合,確保收入穩定是幫助貧困戶真脫貧的關鍵。“我們種植的47畝藍莓,明年就能見效了,大概增加集體收入5萬元,帶動不少貧困戶就業。” 村支部委員王愛綢指著村東頭的藍莓基地信心滿滿的介紹道。

“這個水管是專門吃飯用的,外面的水管是洗衣服用的,這水吃著甜絲絲的,清涼,沒有臟東西,干凈。” 村民張群英說道。
“村里人都愛喝生水,來這里時間長了,我也就有這個習慣了,有一次我突然發高燒、還嘔吐、腹瀉,到醫院檢查才知道感染了大腸桿菌。”談起駐村經歷,員博卻覺得這次生病值了。“不是得病,不知道村民吃的水這么不衛生,健康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組成部分,確保村民飲水安全是第一書記分內之事。” 現在,在上海立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幫助下,4個村民組,112戶都免費安裝了凈水器,村民家中的自來水可以直接飲用,使飲水安全有了保障。

“扶貧是一種工作,但更需要擔當和情懷,我們要緊緊圍繞當前脫貧攻堅工作,抓好產業扶貧,為村民謀幸福,幫群眾早脫貧,用實際行動給黨和人民上交一份滿意的答卷。”員博眼神堅定,信心十足。
本刊記者在這里看到,中央部署和要求的 “貧困村和所在縣鄉當前的工作重點就是脫貧攻堅,目標不變、靶心不散、頻道不換”在河南省及三門峽市陜州區得到落實和堅持。同時也體現出 “打好脫貧攻堅戰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先任務”這一宗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