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食安辦緊急部署開展野生蘑菇和工業酒精中毒防控工作
記者 崔文生
6月14日,湖南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于加強誤食野生蘑菇和工業酒精中毒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部署加強誤食野生蘑菇和工業酒精中毒防控工作。
近年,我省發生多起誤采誤食野生蘑菇中毒、飲酒誤食工業酒精導致甲醇中毒的事件,造成多人死亡。隨著氣溫升高、雨水增多,我省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誤采誤食野生蘑菇中毒進入高發季節。我省農村地區普遍使用工業酒精加熱食物,且居民有飲食自釀酒的習慣。由于工業酒精與散裝自釀酒的外觀和氣味相似,極易因誤食而導致甲醇中毒事件的發生。
《通知》指出,要增強防控意識。有毒蘑菇種類繁多,中毒發生多集中在夏秋季,公眾對有毒蘑菇普遍缺乏辨別知識和能力,一旦誤采誤食,發病急、無特效藥物,家庭為發病主要場所,病死率高,對群眾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危害極大。人民群眾因為誤采、誤食野生蘑菇中毒死亡的事件,令人痛心,發人深省。全省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高度重視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和宣傳工作,建立完善常態化的宣傳預防、應急救治、防控保障等機制,定期開展防控宣傳工作,常抓不懈,久久為功,最大限度地減少誤采誤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的發生。
《通知》強調,要加強宣傳教育。宣傳教育是預防誤食野生蘑菇中毒的關鍵環節。各地要采取電視、網站、短信、微信、海報、宣傳欄等多種形式,開展全覆蓋、多層次、立體化宣傳。突出重點區域。要在鄉鎮、村組廣泛張貼宣傳海報,在高發地區入山口、村宣傳欄、農村集市、農貿市場等地設立警示牌,刷寫宣傳標語,或以電子屏滾動播放“野生蘑菇有毒!切勿采食!”等宣傳標語。突出重點內容。要反復提示誤采誤食野生蘑菇的風險,廣泛宣傳誤采誤食野生蘑菇帶來的嚴重后果,教育群眾勿采勿食、不買不賣品種不明的野生蘑菇,不要輕易相信網絡和社會流傳的鑒別有毒野生蘑菇的方法。要加強家庭食物中毒應急救治知識科普,如誤食毒蘑菇后,提醒公眾及時采取嘔吐、洗胃等自救措施,及時就診并告知醫生毒蘑菇食用史,提供毒蘑菇樣本。突出重點人群。要組織村組干部開展入戶宣傳,動員食品安全協管員、農村電影放映員、鄉村醫生等積極參與宣傳。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組織開展食品安全進校園活動,城鎮和農村地區學校重點開展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宣傳教育。要加強食品生產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
《通知》要求,要加強監督檢查。農業農村、林業部門要加強對產地群眾誤采誤食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和宣傳教育。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對野生蘑菇進入市場后的監管,緊盯集體聚餐單位、農貿市場、景區市場、農村集市、農家樂和茶樓餐館等重點場所,嚴厲打擊違法銷售和加工野生蘑菇行為,嚴防有毒野生蘑菇流入餐桌。教育、民政、住建、交通、文旅等部門,要督促加強對學校和托幼兒機構、養老機構、建筑工地、交通運輸場所和旅游景區餐飲服務單位的日常管理,嚴禁采購加工食用野生蘑菇。鄉鎮(街道)要組織加強對城鄉集體聚餐活動的監督檢查,切實加強對鄉村廚師的教育培訓。
《通知》強調,要加強應急救治。衛生健康部門要編制常見毒蘑菇識別與中毒防治手冊,及時發布風險預警信息;要指導各級醫療機構特別是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增強對蘑菇中毒的診斷、救治能力;要提前做好應急處置等預案準備工作,一旦發生此類事件,及時全力組織救治工作。各地市場監管和衛生健康等部門要保持信息暢通,一旦發現疑似中毒事件,要參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有關要求進行處置,力爭把危害程度降到最低,并按照規定和程序第一時間報告。
《通知》對誤食工業酒精中毒防控宣傳作了統籌部署。要求各地結合抓好誤食工業酒精和自制藥酒中毒防控宣傳工作,教育引導農民群眾盡可能購買和飲用正規生產廠家的瓶裝酒,不要購買和飲用來歷不明的散裝酒,在工業酒精容器上張貼顯著標識,有效防范誤食中毒。要加強甲醇等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監管和標識標簽管理,突出對集市、小賣部酒類產品的清理整治,防止和減少類似中毒事件發生。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