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非洲豬瘟對我國養豬業的影響與防控建議
摘要:2018年8月份,在我國的遼寧沈陽爆發了首例非洲豬瘟疫情,非洲豬瘟的蔓延速度非???,僅短短幾個月時間就已經蔓延到了全國各個省份,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生了100多起非洲豬瘟疫情,撲殺生豬超過100萬頭,給農戶和養豬企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給我國的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和國民的生活環境都帶來了嚴重的沖擊。本文探討了非洲豬瘟對我國養豬業的影響,探討了防控策略的優化與創新,為有效抑制非洲豬瘟的發生提供建議。
關鍵詞:非洲豬瘟;養豬業;防控建議
非洲豬瘟是一種高度接觸傳染性病毒,主要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所引起,感染病毒的生豬死亡率非常高,而且該病毒極難清除。雖然非洲豬瘟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出現了很長時間,研究人員也對非洲豬瘟進行了許多研究,但是目前還沒有研制出有效的疫苗對其進行預防。非洲豬瘟雖然不會對人類產生直接的危害,但是會對養豬業造成極大的影響,為此,非常有必要對發生的疫情進行詳細的分析,探討正確的防控策略,確保我國的養豬業能夠穩定地發展。
非洲豬瘟對我國養豬業的影響
這些年經過市場的發展,我國養豬業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區域劃分,逐漸地形成了南豬北養、西豬東調的養豬模式,生豬調運量大,這種模式非常容易造成非洲豬瘟的傳播,非洲豬瘟疫情的爆發使養豬業的發展前景蒙上了一層巨大的陰影。受非洲豬瘟的影響,生豬跨區域的調運已被禁止,由于生豬屠宰分布不均衡,大多數的養豬場無法對生豬進行銷售與運輸,對養殖場的正常經營造成了嚴重的困擾,同時生豬的積壓對養殖空間產生了影響,極大地增加了養殖場的壓力 [1]。
中國生豬養殖量大,養殖戶非常分散。到目前為止發生的100多起非洲豬瘟疫情,大部分出現在中小養殖場,特別是對于家庭養豬戶來說,他們對非洲豬瘟疫情的發生毫無抵抗力。家庭散戶養殖、大型公司收購,是我國比較常見的生豬養殖模式,這種養豬模式的安全隱患特別大,如果監管不到位,極易造成病毒傳播。此次非洲豬瘟疫情的爆發也給企業敲響了警鐘,企業需要對養殖模式進行及時的調整,采取企業集中養殖,減少散戶收購的模式,但這同時也給家庭養豬戶的生存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為此,我國相關政府部門在加強對非洲豬瘟的防控與管理的同時,應鼓勵大型養豬企業轉型升級,建立安全標準的養豬設施,鼓勵企業就近建設屠宰場、加工廠及冷藏廠等,完善配套產業,將調運生豬變為調運豬肉,在優化產業模式的同時也增加了就業的機會。
非洲豬瘟的防控建議
加強宣傳培訓。相關部門應組織人員定期到企業、養殖場進行科普宣傳,使他們能夠對非洲豬瘟病毒的流行特點及危害有充分的認識,提高養殖者的防控意識,確保他們能夠認真配合相關部門的防疫工作[2]。培訓相關的獸醫管理人員,提高他們對非洲豬瘟疫情的診斷、處置能力,使他們能夠在實際工作中及時發現問題,并對存在的隱患問題進行排除,為企業和養殖戶提供正確的防控引導。
提高生物安全水平。政府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加大排查力度,關閉生物安全環境較差的養豬場,改建升級舊養豬場,使其生物安全條件達到國家要求的標準。同時還要加強安全屏障的設置,增加檢查站,避免無關人員、車輛進入養殖區域。在養殖區域內要設置清洗消毒設備,對進入養殖區域的人員及運輸車輛進行及時的清洗和消毒。養殖企業應制定詳細的管理制度,要求相關人員嚴格按照相關制度進行操作,避免因管理不到位而產生非洲豬瘟的爆發和危害。
加強疫情監測。帶動養豬戶的積極性。養豬戶是生豬養殖的一線人員,可以對養殖情況進行實時的觀察,提高他們的防控意識,提高他們對非洲豬瘟的認識,當發現疑似情況時能夠及時地匯報,防疫部門可以及時地對疫情進行處置,避免造成疫情的蔓延,盡最大的能力確保養殖戶的正常生產。
完善監測網絡,對養豬場、屠宰場進行排查。加快研制出非洲豬瘟的快速檢測技術,加大檢測工作的力度,對風險豬群進行抽檢,確保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正確的處置方法,避免疫情的蔓延。
提高處置的能力。發現疫情后立即劃定疫區,禁止疫區范圍內生豬及制品的運輸,對于已經發生非洲豬瘟疫情的豬群要統一進行撲殺和無害化處理,將被污染的飼料統一銷毀,對養豬場的環境進行消毒處理,并要求相關防疫站增加工作力度,開展疫情防控的宣傳工作,并對環境進行詳細的監測,確保對疫情進行了徹底的清除[3]。同時要追查從疫區流出到市場的生豬及其制品,下架相關產品,并對各批次的產品進行檢測,如發現非洲豬瘟病毒,要將所有產品封存、追回進行處理。
加強生豬調運的改進工作。只有對生豬進行合理的調運,才能夠確保銷售渠道的通暢,豬肉產品的供應才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生豬調運容易造成病毒的傳播,相關部門應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生豬調運的政策,設置疫區范圍,禁止疫區的生豬及其制品的調運。改進運輸設備,研制出全封閉、即時監控的運輸裝備,實現在運輸的過程中對生豬情況的實時監控。規范調運車輛的管理,嚴格做好清洗消毒工作。增加防疫站,加強運輸過程的檢疫,避免非洲豬瘟疫情的蔓延與發展。
加強對豬肉制品的監管。在目前非洲豬瘟疫情不斷爆發的大環境下,檢驗檢疫部門應加強對豬肉制品生產企業的管理,要對出廠的豬肉制品進行非洲豬瘟的檢測,經檢測合格后才能開出檢疫合格證明。相關部門要不定期地對市場上流通的豬肉制品進行抽檢,避免在豬肉制品的生產、銷售過程中出現非洲豬瘟的疫情傳播。一旦發現肉制品出現問題,就要對其進行追溯,并找到疫情的病源。
加強飼料的管理。加強飼料管理,合理投喂,提高生豬的抵抗力,避免使用過期變質的飼料,避免使用含有豬源性原料的飼料,禁止使用泔水[4]。目前我國發生的非洲豬瘟疫情中有一部分是由泔水喂養引起的,泔水是非洲豬瘟的潛在傳染源,應全面禁止泔水的使用。
推進非洲豬瘟疫苗的研發。對非洲豬瘟的防控必定是一場持久戰,僅靠撲殺封鎖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免疫接種是對疾病最為科學有效的方法,所以政府應增加非洲豬瘟疫苗研發的投入,為企業提供資金支持,鼓勵疫苗生產企業更大力度投入非洲豬瘟疫苗的研發工作。加強國際合作,與其他國家的科研機構共享非洲豬瘟疫苗的科研成果,盡快研制出能夠有效對抗非洲豬瘟的疫苗。
在非洲豬瘟的影響下,我國有關檢疫防控部門已經對養豬業加大了管理力度,對養殖的環境進行了及時的消毒處理,加強了檢查力度,加強了養豬戶防控意識的宣傳和教育力度,對生豬的調運工作進行了實時的監督與管理,加強了對豬肉制品的檢疫管理力度。非洲豬瘟的防控管理工作,需要國家各部門、相關行業的重視,用科學方法和技術手段對其進行防控,相信我國有能力控制好這場疫情,保障我國生豬產業安全、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仇華吉.非洲豬瘟對我國養豬業的影響與防控建議[J].中國獸藥雜志,2018,52(11):1-4.
[2]尚紅梅,吳旭錦,朱小甫.非洲豬瘟的流行現狀及防控措施[J].今日畜牧獸醫,2019,35(02):23-24.
[3]田永樹.非洲豬瘟綜合防治技術[J].中國畜禽種業,2019,15(01):130-131.
[4]楊國麗,王軍,高志峰,董娜,張健,閆雪松,劉明明,王柏力.非洲豬瘟的流行及防與控[J].新農業,2018(23):53-55.
[5]王為城.非洲豬瘟的綜合防治措施[J].湖北畜牧獸醫,2019,40(02):19-20.
[6]李景欣.非洲豬瘟的流行與綜合防控分析[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9(02):9.
羅兆欣
廣東省廣弘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