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王許村:周末郊游好去處 櫻桃樹認領開啟旅游消費新模式
鄭州王許村:周末郊游好去處 櫻桃樹認領開啟旅游消費新模式
本刊記者 楚青柯


5月11日,“王許村第一屆大櫻桃節”開幕,活動創新開啟“櫻桃樹認領”新的旅游消費模式,活動還對2019年度王許村“五一”勞動模范予以表彰,共評選出“最美街道衛士”3名,“最勤勞耕種者”15名,“科技創新者”2名,“最美服務者”2名,“最美黨員”5名,同時,該村還把開展“評先”活動做為常態化工作,進行制度化安排,定期組織評選,樹立全村范圍內的服務標桿,并在全村掀起學習勞模熱潮,號召全體村民以勞模為榜樣,開拓進取,為建設美麗王許做出更大的貢獻。


一片鑼鼓聲中,“櫻桃樹認養活動”拉開了“王許村第一屆大櫻桃節”的序幕……


認領一塊櫻桃地,當上農場小主人!為了讓孩子們親手耕種土地,培育果樹,感受開花結果的奇妙成長過程,在自然中體會生命的力量!鄭州市王許村櫻桃園特別推出“櫻桃樹認養活動”!
王許村村主任王順慶告訴記者,櫻桃樹一顆200元,期限一年,可以續費!一次認養6棵以上(含6棵),每年每棵加送大櫻桃一箱(5斤箱)!如:認領6棵,送6箱櫻桃(5斤裝,每箱價值100元)。我們制定了掛牌認養、櫻桃樹小主人的義務與權利、王許櫻桃園的義務、果樹每年的養護流程等活動細則,確保各方權益,讓廣大鄭州市民在認養中收獲大自然回饋的健康喜悅!在認養中收藏田園生活的快樂陽光!


人民日報海外網旅游頻道王運峰主任表示,周六周日,宅在家里悶得慌,出門旅游嫌路遠。久居都市,懷有陶淵明式田園情結的人越來越多,“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成為很多人的共識?,F在,回歸鄉村,租種土地,認養果樹或家禽過一把“農夫癮”,已成為北京、上海等許多城市市民度周末的新選擇。王許村地處鄭州南郊,離中心城區也不過10幾公里,自駕也不過30分鐘左右車程,王許村這種模式發展好,將來必然成為鄭州市民周末郊游的好去處。


據介紹,王許村位于新鄭市龍湖鎮西南處,緊鄰鄭州市二七區侯寨鄉櫻桃溝南邊,臨近建業足球小鎮和西泰山風景區。王許村實則是鄭州南郊櫻桃樹的種植發源地和密集區。目前,該村總共種植大櫻桃2000余畝,葡萄2000余畝,是鄭州西南主要的大櫻桃和葡萄種植基地,房租和果樹收入作為王許村的主要收入來源。其中每畝大櫻桃畝產值每年15000元左右,3年初果,5年盛果,具有良好、可喜的經濟前景。此次王許村櫻桃認養活動,開啟了“開心農場”經營新模式,也為該市鄉村旅游開辟了一條親近自然的新途徑。

該村多位黨員干部一致表示,龍湖鎮王許村由于原村委會領導班子派性復雜,組織紀律渙散,加之人口眾多,家族勢力凸出,各種糾紛不斷,上訪問題嚴重,臟亂差成了王許村的代表形象,被上級定性為軟弱渙散黨組織。2018年8月23日,新鄭市委組織部選派新鄭市拘留所所長趙龍兼任第一書記。趙書記來王許后,有能力、敢吃苦、敢擔當、善于組織協調,真情奉獻,通過開展黨員各種活動,增強黨員的黨性修養。從人居環境、村容村貌、集體經濟、文化陣地建設等方面加大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在的王許村凝聚力顯著增強,黨務村務公開透明,村三委、黨員、村民團結一心,步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王許村梨園組劉姓群眾現場告訴記者,之前該村種銷櫻桃都是自產自銷、各自為戰,加之櫻桃采摘后不耐儲存,往往出現豐收了卻經濟效益了了的情況,趙龍書記來了以后,身先士卒,積極組織引導群眾形成規?;N植銷售,帶領大家走上發家致富的小康之路。趙女士動情的說:“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有了一個好領導,我們就會少走很多彎路”。
談及王許村未來的發展,駐村第一書記趙龍表示:“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圍繞‘怎樣使游客滿意、怎樣留得住游客’來完善櫻桃園的配套設施。并以點帶面,在全村推廣果樹認養的經營模式,輻射帶動整個王許“櫻桃、葡萄”增收致富。目前,王許村通往櫻桃園的道路等基礎設施已具備,下一步還將設置涼亭、醒目牌等設施,打造集休閑、觀光、采摘為一體的農業旅游基地。同時,村里還計劃在明年四五月份繼續舉辦櫻桃節,讓來王許村的游客有花賞、有果采,盡情享受農家田園風光帶給他們的歡樂。
當天上午,人民日報海外網、消費日報等十多家中央、省、市新聞媒體記者現場見證,龍湖鎮領導李小俊、馮俊嶺、陳志強、趙耀偉、王許村領導等出席開幕儀式。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