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扶貧辦到廣西考察然泉農業構樹扶貧新模式
重慶市扶貧辦到廣西考察然泉農業構樹扶貧新模式
本刊記者 覃新強


“一畝地種1500至2000株構樹,一年可以收5到7茬,每畝地可產生鮮構樹10噸到15噸。企業按每噸300元回收生鮮構樹做飼料,每畝構樹產值最高可達4500元。”近日,廣西然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唐運權面對來自重慶市扶貧辦產業處的孟奎和重慶市豐都縣相關部門領導這樣說。
重慶市扶貧考察組在河池市宜州區扶貧辦主任周文慶等相關人員的陪同下對廣西然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河池市宜州區北山鎮的雜交構樹育苗示范基地、雜交構樹種植示范基地和宜州昭瑞黑豬養殖示范基地進行實地考察。并詳細了解雜交構樹產業在致力于脫貧攻堅促老百姓增收上所做的貢獻。對企業在發展雜交構樹過程中開展務工脫貧、自主種植扶貧、勞務報酬幫扶、建立合作社直扶等扶貧新模式極為贊賞。并表示要把然泉農業雜交構樹生態循環種養的經驗和做法帶回去,希望在構樹扶貧領域能夠合作并獲得相關指導。
實地考察后還在然泉農業召開座談會,河池市宜州區扶貧辦、重慶市扶貧辦、豐都縣扶貧辦、豐都縣財政局、豐都縣林業局、重慶野牧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相關領導及豐都縣部分構樹種植戶參加座談會。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