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分析方法的研究

2018-04-24 11:40:46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分析方法是近些年來在我國迅速發展的一項應用廣泛的科學技術,并且一經投入到實際的食品檢驗工作中就獲得了極好的反響。食品檢驗分析,即食品含量檢驗,是指借助一系列有效的化學、生物、微生物學的檢驗方法和科研技術對食品進行相關的成分檢驗、穩定性和保存質量檢驗、含量測定和農藥殘留檢測等工作。食品安全分析還包括體內含量分析,體內樣品需經過適當的采集和處理,才能用適當的分析方法進行分析。結合分析的基本定義,我們就可以清楚地認識到其對我國食品事業的進步以及各種食品含量測定的重要作用。
 
  色譜分析法
 
  高效液相(HPLC)是主要的分離分析方法之一。其原理是以液體為流動相,經高壓輸液系統、高效固定相及高靈敏度檢測器對復雜樣品進行分析的色譜法。高效液相的優勢有:分析速度快。柱效高,分離效率高。使用高靈敏度檢測器。室溫下測定,不需高柱溫。分離選擇性高。不受試樣的揮發性、熱穩定性的限制。而其局限處在于它專用性太強。HPLC已廣泛應用于許多種類的食品、藥品的分析測定。在計算機技術和聯用技術(如質譜核磁共振波譜)的發展下,有著高靈敏度、高質量、高效率特點的高效液相技術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聯用技術的發展基于分離技術和在線分離技術,在食品安全分析和藥物分析領域中有著巨大作用。
 
  氣相色譜法(GC法)是用氣體作為流動相的色譜方法。從近年來的研究可發現,GC法最顯著的特點是與計算機聯用。相較于其他方法,GC法的優勢體現在高效能、高選擇性、高靈敏度、易操作、普遍運用。以用氣相色譜法為基本原理來分析的儀器稱為氣相色譜儀,儀器組成部分有:氣路系統、進樣系統、色譜柱系統、檢測和記錄系統、控制系統。目前,在食品和藥品研究領域,氣相色譜法已成為食品、藥品含量測定和雜質檢查、殘留物檢查及含量測定等的一種重要手段。
 
  光譜分析法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UV-Vis),是基于化合物對紫外-可見光區輻射的吸收特征的分析方法。在紫外和可見光區范圍內,有機化合物吸收光譜的產生有以下幾種途徑:σ到σ*、π到π*、n到σ*、n到π*及電荷躍遷。無機化合物吸收光譜的產生途徑有電荷遷移躍遷、配位場躍遷。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準確度??蛇_0.5%。其在有機分子的定性分析、結構分析、純度檢查、單組分的定量測定等方面已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熒光分光分析法主要用于痕量分析,屬于發射光譜。熒光分析法的好處是靈敏度高,選擇性好,其檢測限達10-10
 
  g/ml,乃至10-12g/ml,比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低3個數量級以上。熒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可歸納為:分子的熒光的發射。熒光的激發光譜和發射光譜。采用熒光進行食品分析,其測定樣品不僅局限于食品含量測定,還可以測定生物體液如人血清中的食品主要成分的含量,熒光分光光度法方法的選擇性較分光光度法有所提高。
 
  原子吸收法(AAS)用于金屬元素的測定。這一應用在食品安全分析中至關重要。AAS的優勢體現在:選擇性好、穩定性高、精密度高、應用廣泛。據研究顯示,AAS可測定進70余種元素。但AAS法的局限性是:應用不廣泛、儀器應用起來不方便、某些元素檢出結果較差。自澳大利亞科學家阿蘭·沃爾什發表了第一篇應用原子吸收光譜法作為一種分析手段的文章以來,該法已在分析化學領域獲得了日益廣泛的應用,使用原子吸收法測定的金屬離子已有數十余種。AAS在食品安全分析、材料科學、醫藥衛生等研究中的運用越來越普遍。
 
  綜上,現在在食品安全分析中運用較為廣泛的是儀器分析。未來隨著食品安全科技的發展,可應用于食品安全分析的技術將越來越寬泛,而且更多的優勢特性被不斷發現。因此,希望業界更多學者關注現代分析技術的發展,并提出更多應用于食品安全分析的建議,從而提高食品質量,為將來繁榮發展的食品事業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馬麗然牛靜崧徐嘉樂姚妍妍
 
  華北理工大學藥學院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食品安全 方法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