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光譜技術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

2017-12-25 12:17:34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隨著紅外光譜技術的日漸成熟,該技術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也日漸廣泛。食品中的水、脂肪以及蛋白質等物質在紅外線區域范圍內具有吸收光譜的特征,因而紅外光譜技術在食品檢測中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本文分析了紅外光譜技術的原理和特征,并就其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希望可以為我國食品檢驗分析中紅外光譜儀的引進提供參考。
 
  紅外光譜具有顯著的指紋特征,任何被檢測物質的結構及成分含量中出現變化時都可以被紅外光譜技術檢測出來?;旌衔锍煞峙c其紅外光譜之間存在緊密的關聯,當混合物的結構發生改變時,其紅外光譜的形式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食品本身的成分組成較為復雜,作為典型混合物利用紅外光譜技術進行檢測時可以通過不同的混合物樣品實現食品的鑒別與成分檢測。純化合物之間的紅外光譜會存在明顯的差異,直接觀察化合物的紅外光譜圖便可以對其進行區分和辨別,但是混合物的成分構成往往較為復雜,因而紅外光譜圖所顯示的差異性就不夠顯著,這時就需要借助其他分辨能力更強的技術配合紅外光譜技術使用,以實現樣品的鑒別。
 
  食品檢測中紅外光譜技術的應用
 
  近紅外光譜技術的應用。目前的技術水平已經可以將近紅外光譜技術應用在不同食品的成分檢測中,例如檢測牛奶中是否有還原奶的摻入,相關技術人員可以建立起相應的還原奶鑒別模型,將還原奶的摻入量設置在20%和50%,利用判別分析法進行模型的判別,正確率分別為90%和100%。與此同時對原料奶的pH值和酸度構建最小二乘法的定量模型校正模型,使兩類預測值的平均誤差控制的0.005以下。光譜數據的處理方法一般為多元散射校正法,可以結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檢測樣品的氯毒素殘留的定量分析校正模型,利用縮減模型對牛奶樣品的氯毒素含量進行預測,在實際的食品檢測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定量檢測。僅僅利用紅外光譜技術很難完全實現食品樣品的檢測分析,這時就需要借助化學計量學方法進行樣品特征的提取和模型的建立。食品檢測中紅外光譜技術的定量檢測常被用在油脂類食品的品質解析項目中,利用碘值可以對食品樣品中油脂脂肪酸的不飽和程度進行判斷,酸值可以對食品中油脂的酸敗程度進行判別,過氧化值可以對食品的氧化程度進行分析,可以通過對食品油中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值的測定分析其品質,判斷該食品的質量。通過常規的檢測方法對上述數值進行測定時需要用到大量的化學樣品,且需要食品樣品較多,測定所需的時間也并非固定的,因而需要大量的物力和人力成本的投入,而通過化學計量學方法與紅外光譜技術構建校正模型之后便可以對油脂類食品中的過氧化值、油脂碘值以及酸值等參數進行快速的檢測,提高食品檢測的效率和準確性。
 
  定性鑒別。利用FTIR食品加測技術對銀耳、黑木耳以及黑牛肝菌三種食用菌進行監測發現這三種菌類的光譜反應存在明顯的差異。對這三種食用菌樣品紅外光譜技術得出的譜峰數據分析后發現銀耳與黑木耳的譜峰最為接近,而黑牛肝菌的譜峰與上述兩種樣品的差異較為明顯。通過吸收強度數據的分析可以直接對黑木耳和銀耳進行區分。將主要成分分析法與紅外線指紋圖譜技術進行結合,可以對道地山藥和普通山藥進行區分,二線線性投影圖是聚類分析的主要形式,對該圖進行分析,結果更加直觀,而且可以對聚類作用進行明確的區分。
 
  紅外光譜技術綜合了化學計量學技術、基礎測試技術、計算機技術及光譜測量技術,憑借其快捷、無損、無污染的特點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的青睞,在現代食品檢測中的應用也呈現出快速上升的趨勢,紅外光譜技術在食品檢測領域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郝童斐廣饒縣檢驗檢測中心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光譜 紅外 食品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