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磨礪鑄就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利劍

2017-03-03 11:14:19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三年磨礪鑄就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利劍
——烏蘭察布市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綜述
秦學淵 本刊記者 侯慶山
   作為全國食品安全城市第三批試點城市,近三年來,烏蘭察布市食藥監局在市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和建設食品藥品安全烏蘭察布為目標,主動作為,勇挑重擔,促改革、強監管、提能力、謀發展,深入貫徹“四個最嚴”,嚴格落實“四有兩責”,推動食品藥品安全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促進全市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向好。連續三年被自治區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評為“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優秀盟市”;2016年被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列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試點城市;2017年榮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表彰的“全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系統先進集體”稱號,7個旗縣區接受了自治區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建設食品藥品安全內蒙古工作的評估驗收。
堅持黨政同責
食藥安全監管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烏蘭察布市始終把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當作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公共安全工程,堅持頂層設計與部門推動相結合,市、縣、鄉三級政府均成立了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市委、市政府每年召開黨政聯席會、辦公會和食藥安委會辦公會,解決實際問題。市人大和政協每年開展執法檢查、專題協商,督促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在經費投入方面,各級政府按照人均每年15元的標準,將食品安全監管經費列入財政預算,財政支持力度持續加大。從2015年開始,市政府連續五年每年安排3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扶持農貿市場建設和食品安全監管體系配套建設。市委、政府把食品藥品安全工作作為黨政“一把手”工程,列入領導干部實績考核,層層簽訂責任書,對發生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的責任地區和部門實行“一票否決”制,嚴肅追責。為全市食品藥品各項工作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和基礎保證。
堅持改革創新
統一權威高效食品藥品監管機構逐步建立

   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面對食品藥品監管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要想有力推動各項工作,機構建設是關鍵,是基礎。我市努力深化機構改革,筑牢監管“網底”,于2014年4月率先在全區完成了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市縣鄉三級全部獨立設立監管機構,做到了職能、機構、人員、經費、裝備和培訓“六到位”;按照“一鄉一所”的原則,全市各旗縣市區成立了110個食品藥品監管所,努力加強標準化建設。目前,監管人員由原來的486人增加到1234人,增幅比例達254%;嘎查村社區配備協管員1762人,解決了人員工資待遇;已完成標準化建設68個,標準化建設率達61.8%。各旗縣市區2014年市縣兩級財政撥付3000多萬元用于購置辦公設施設備和執法裝備、車輛。每個旗縣市區食藥監局辦公場所均有原來的400多平方米增加到2000多平方米,110個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的辦公場所得到解決,配備執法車輛121臺。根據市縣鄉村四級食品監管權限,全市共劃分了11個旗縣市區“大網格”,110個蘇木、鄉鎮、街道“中網格”,1341個嘎查、村、社區“小網格”,1000多名一線執法人員和1762名協管員全部納入監管網格,做到了信息采集、政策宣傳、培訓教育、安全預警、日常巡查“五個監管”在網格,基本構建起行政管理、監督執法、技術支撐、基層服務“四位一體”和“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覆蓋、無盲區”的四級網格化安全監管體系,切實做到依法監管、科學監管、精細化監管。通過近三年來的努力,有效解決了食品安全監管“最后一公里”問題,使全市的食品藥品監管機構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明顯轉變。
創新監管方式
食品藥品監管效能大幅提升
    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后動。針對全市食品安全的高風險點,為從根本上解決小作坊、小攤販分散、衛生差、監管難度大等問題,聚焦“三小”企業(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市食藥監局全力推進食品生產經營示范標準全覆蓋工作,加大食品加工園區和農貿市場建設力度,變擾民為便民,變難點為亮點。一是小作坊生產實現園區化。按照政府牽頭、劃行歸市、部門監管、企業運營的工作思路,積極引導和扶持小作坊、食品攤販劃行入市、統一經營,加快市場建設,強化源頭監管,逐步實現食品小作坊“聯小做大、整合做強、規范發展”。目前,全市已建成食品加工園區13個,食品加工小作坊入園率達80%以上。二是小攤販經營實現市場化。加強農貿市場建設,推行集中經營、統一監管,建成29家綜合農貿市場,流動攤販入市率達到95%。特別是在中心城區創新監管模式,實行“1+9+100”模式,就是總投資12億元,建成1個康泰惠民園農副產品交易中心及9個二級惠民園農貿市場和100個加盟店,并實行連鎖經營,統一配送,源頭管控。2016年,中心城區新規劃的惠民園綠豐農貿市場已將轄區所有酒類批發企業納入統一監管。三是小餐飲改造實現透明化。大力推行“明廚亮灶”工程,利用三年的時間,通過以獎代補和企業出資,打造了1848個亮化廚房,基本完成了4800多家小餐飲的改造升級,實現了“明廚亮灶”和在線實時監管,保證了餐桌環節的食品安全。穩步推進餐飲量化分級管理工作,截止目前,全市餐飲服務單位量化分級管理6283家,已量化分級5980家,其中優秀等級單位679家,良好等級單位2699家,一般等級單位2121家,量化分級管理企業占餐飲持證企業92%。中心城區已形成技術方案、實施方案、項目建議書等,正在建設餐廚廢棄物、廢棄油脂處理廠。
   加強藥品經營環節監管。以藥品經營許可證換證和新版GSP認證為契機,著力優化藥品零售企業經營模式,大力鼓勵藥品零售企業連鎖發展。目前,全市新增連鎖企業14家,藥品零售連鎖企業19家,新增率達280%;現有單體藥店659家,其中加入連鎖企業成為所屬門店428家,藥品經營連鎖率達到65%,連鎖率提高了57%。藥品電子監管入網率達到100%,全市藥品零售連鎖經營規模和實力上檔升級。
強化技術支撐和智慧監管
檢驗檢測和科學監管能力顯著增強

   夯實基礎,筑牢平臺。2015年,投資3800萬元,建成6693平方米的市食品藥品檢驗中心2016年已經投入使用,配備了國內技術先進的應用保障系統,擁有200余(臺)套檢驗檢測儀器設備,具備109個產品的全項檢驗資質,食品類檢驗參數443項,非食品(藥品、保健食品、化妝品等)類檢驗參數206項。豐鎮市、察右后旗、四子王旗國家區域性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室將于年內投入運行。2016年,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7203批次(其中食用農產品抽檢2880批次),合格率為98%,檢驗比例達3.36批
次/千人;完成食品快檢6953,快檢比例較上一年度增長250%。完成藥品抽檢711批次,合格率93.1%,抽檢比例較上一年度增長19.3%,轄區藥品生產企業基本藥物和自治區增補目錄品種抽檢達到全覆蓋。2014年至今累計完成食品抽檢13000多批次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
   借助云端技術,加速智慧監管。2016年,中心城區創新監管手段,結合“互聯網+”、監管大數據應用技術,建立了集投訴舉報、實時監控、在線監管、移動執法、電子追溯、全民監督6大功能于一體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指揮中心,在此基礎上又投入1000多萬元,開展軟件監控系統研發,實現了對食品從業單位的智慧監管,為依法監管、科學監管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內蒙古自治區較早進入食品安全監管“互聯網+”時代的盟市之一。目前該中心已對學校食堂、示范街、食品加工園區、重點企業等3000 余家單位安裝電子監控系統,實現了電子追溯和實時監控。各旗縣市智慧監管平臺建設步伐加快,電子追溯體系逐步完善。
深化制度建設
執法辦案力度明顯加大

   堅持探索創新,夯實執法工作基礎。對照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內蒙古自治區食品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監管條例》等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完善了生產經營、應急管理、案件稽查等制度104項,健全了監督檢驗、風險監測、責任追究、應急處置、執法聯動“五大體系”,完善了農畜產品準出和市場準入銜接、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兩大機制”,把食品安全網的“設計圖”細化為“路線圖”“施工圖”,有力推動了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全市各級公安部門成立或明確了食品藥品犯罪偵查機構,進一步加大食品藥品違法犯罪打擊力度,全面開展了打擊食藥違法犯罪行動,追源頭、搗網絡、端窩點、打團伙,對利欲熏心、挑戰道德和良心底線的不法分子,堅持“零容忍、出快手、下重拳”依法嚴肅查處。2014年以來,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10萬余次,共立案1200余件,全部結案,依法關停企業和商戶85家;出色完成自治區督辦案件5件;確保了國際馬拉松、亞洲女子拳擊賽及全國自由式摔跤冠軍賽、全國青少年錦標賽等各級各類賽事活動和國家、自治區、市等各級會議100多項重大保障任務的“零事故”,多次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肯定。
堅持群策群力
食藥安全共建共治格局日臻完善

   食品藥品安全,齊抓共管是核心,惠民利民是目標。近年來,
烏蘭察布市食藥監局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和建設食品藥品安全烏蘭察布為契機,充分發揮食藥安辦綜合協調、督查考核、調度指揮的功能,積極配合各級人大、政協做好對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檢查、調研和視察,先后辦理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36件;發揮12331投訴舉報電話功能,暢通消費者咨詢、投訴、舉報渠道;調動社會團體、新聞媒體、人民群眾參與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的積極性、主動性,聚集食藥安全“正能量”,引起了社會各界關注、支持食品藥品安全。發揮網絡、電視、報刊、微信等媒體平臺的輿論宣傳作用,持續加強食品藥品安全宣傳,積極開展迎接國家食品安全城市驗收動員大會、食品安全宣傳周、用藥安全宣傳月、食品安全知識“六進”等活動,廣泛宣傳食品藥品法律法規和安全常識,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形成了食品藥品安全社會管理大格局。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利劍 藥品 食品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