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調查及相應對策
前段時間,筆者隨機對杭州市西湖區80個市民,完成了80份問卷調查。調查中,不少市民在接受調查時提出,最關注食品安全對孩子的影響。問卷中,68.7%的受調查者對食品安全的現狀不滿意,29%的受調查者認為食品安全現狀一般,近期變化不多。僅有6%的受調查者對食品安全現狀滿意,認為食品安全環境逐漸好轉。這個調查是在舉世矚目的G20峰會召開之前,G20峰會取得了圓滿成功,實現了“西湖風光、江南韻味、中國氣派、世界大同”的有機結合。G20峰會之后,相信食品安全狀況會有所好轉。
就食品安全調查的幾個重要方面來看,市民對于食品安全造成原因的話題涉及非常廣泛,觀點不一。有55.5%的市民理直氣壯地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在與執法部門的過失,監而不管是病癥所在;也有58.2%的市民認為最大的根源當然在于不法廠家自身上,利欲熏心所致;同時也有31.5%的市民認為是各主管部門分工不明,職責不清,造成監管真空地帶給不法廠家鉆了空子;也有21.8%的市民認為是我國食品法律法規的不健全;還有15.6%市民認為應該是食品安全標準上寬松問題了。在此問題的調查結果與杭州電視臺“我們圓桌會”欄目的關于食品安全問題討論差別不大,真可謂各路觀點大碰撞,精彩紛呈。
目前我國食品安全法律共有20多部,近40部行政法規,150多部部門規章。此外,2007年,我國就率先建立了食品召回制度,2011年1月,美國才確立該制度。作為東南沿海經濟相對發達的杭州市區,調查中有67.64%的人勇于維護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正當權益,敢于拿起法律武器同不法商家做斗爭,這個調查結果還是比較讓人欣慰,相比其他一些地區的消費者,敢于維護自身正當權益所占的市民比例會高10%~15%。不同類食品從原材料到食品加工、制造、包裝、銷售到消費者手中,僅僅作為最末端的消費者對其中流程并不了解,故對食品安全最大隱患環節選擇答案較多,非專業市民大多憑經驗,較為集中的選擇為批發零售環節占36.45%、餐飲消費環節占31.72%和種植養殖環節占31.83%,批發零售環節為隱患最大環節,其余種植養殖環節和餐飲環節占比例相差不大。
在食品安全擔心問題中,有毒有害物質、食品添加劑等問題一直存在。故而市民對食品安全擔心的首要問題占70.92%,食品添加劑占51.65%,食品過期變質占35.24%,病死牲畜肉占25.83%,散裝食品衛生占19.45%,虛假標簽、標注占15.32%。
針對保障食品安全最重要措施這一方面,只有認清根源,在根源問題上進行剖析并提出解決措施,才可能成為保障食品安全行之有效的舉措。在參與調查的人中,選擇倡導生產經營者誠信、守法占36.3%;嚴格監督檢驗占26.3%,加大處罰力度占28.8%;民眾參與監督(舉報等)占8.6%。本次調查顯示應該從廠商身上做文章,倡導生產經營者誠信守法,其他各項措施治標不治本。
實地調查發現問題來源于低、小、散食品生產經營戶及早餐點,這些家庭作坊式食品加工企業多為小企業,生產條件簡陋,人員素質相對較低、缺乏衛生和規范意識。周邊早點餐經營衛生狀況無人監管,衛生指標超標的狀況較為普遍,特別是有些操作人員沒有健康證。中小學生是消費群體中的弱者,對食品安全的辨別和自我防范能力比較差,最容易受到傷害。針對學校小賣部的食品衛生和安全,先前已有杭州媒體進行過走訪和調查,在市教育局及各學校領導重視和整改下,目前這方面相對安全。2014年以來,媒體報道浙江省多地發生學校引用水中毒的群體性事件、食物中毒事件,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生產、經營單位在進行工商注冊時,必須提交相關食品安全學習、培訓考核合格證。擬工商登記進行食品經營者,都必須參加由食品安全監管的相關政府部門聯合對其進行食品法律法規、制度的培訓考核,取得合格證。同時該培訓不能是速成式的,有一定的學時要求,筆者認為可以參照成人考駕照程序進行,培訓考核不合格的延期注冊直到合格為止,將食品安全、誠信守法經營牢牢駐扎在生產、經營者內心。另外進行不定期抽檢,將巡查結果公示于媒體,并記錄在案,有問題的商家限期整改,整改不達標者一律吊銷證照、罰沒設備,規定一定期限內不得從事相關食品行業;重視典型,治理亂象,加大懲處力度,改變違法成本低的問題,讓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價,才能真正起到震懾作用,有效地遏制不法廠商的惡性行為;社區可以聘請相關專家或志愿者,組織轄區居民開展多元化的有關食品安全的培訓和講座,宣傳食品法律法規及食品安全知識;傳授辨別食品優劣方法和知識,增強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由于食品生產涉及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涉及多部門,如果只靠政府部門的監督和管制,往往無暇顧及,因此,媒體應該充分發揮其信息傳播者的角色,一方面要加強對非法生產商、不合格產品的披露;另一方面要加強公眾健康知識的普及,引導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盡量選擇正規的經營單位和有正規標識的商品,自覺選擇安全健康消費;學校學生飲用水建議采用直飲水和保溫桶供應開水,停止使用桶裝水。學生午餐采用學校自辦食堂供餐,從食堂衛生、人員資質、衛生狀況、食物采購等環節在學校行政后勤部門管理下一條龍運行,便于嚴格監督管理。
食品安全是個系統工程,關乎百姓身心,隨著市民的法律意識、自我保護意識逐步加強,在相關部門、公眾媒體、政府、商家等各方的努力下,食品安全環境有所好轉,但是任重道遠,一滴水是微小的,只有融入大海后才會不干涸, 每個人都應為這美好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心力。
姚旭 錢舒怡
杭州航天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浙江大學附屬中學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6)家樂福與您一起努力建設食品安全誠信
- (2014-06-16)以誠信保障安全 中國食品安全誠信宣言大會在京召開
- (2014-06-16)張志剛:提高誠信自律,共為食品安全獻計獻策
- (2014-06-17)食品安全治理:挖根去皮方得實質效果
- (2014-06-17)搞好食品安全農產品生產是關鍵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