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自救賣自營糧油 遭遇難題:市民認識度不高
電商兇猛又打價格戰,零售超市尋求自救開賣自營商品。記者近日走訪得知,為扭轉低迷的態勢,幾家連鎖超市正在悄然推出獨家定制的零售商品,如米面糧油、零食餅干等品類。由零售商直接組織生產加工的模式可以擺脫中間代理環節,節省成本。但記者探訪時發現,這類商品在市民中的認知率不高,若要擔當盈利重任仍路漫漫。
5千克的油粘米售39.9元,50克的烤魷魚絲售5元,80克的薯片售4.9元,5L的非轉基因介花籽油售49.9元……記者走訪市內幾家大型超市發現,這些低于其他品牌售價的自營商品正悄然現身。以“潤之家”50克袋裝烤魷魚絲為例,活動促銷價僅為5元,而同一貨架上其他品牌的50克袋裝烤魷魚絲則賣到8~10元。
在某大型超市(華潤萬家)的中山八路店,記者看到,名為“潤之家”、樂購的商標產品已經擁有了零食、米面糧油等不同系列。“潤之家”油粘米的外包裝袋上顯示,華潤萬家有限公司為“潤之家”商標的使用權人,該產品由華潤萬家有限公司委托生產,被委托生產商為廣東穗方源實業有限公司加工廠。同樣,該商標的袋裝手撕牛肉產品被委托生產商則為成都市棒棒娃實業有限公司,烤魷魚絲則被委托給了青島即墨北洋食品有限公司。記者統計發現,該商標委托的生產商遍布全國,不同系列產品往往對應產地。
何謂自營:
繞開采購商 自產自銷
零售企業為何紛紛踏足自有品牌?記者查詢資料了解到,實際上,在行業整體低迷的背景下,為吸引有限客流,價格戰此起彼伏,而過度價格戰又導致百貨商家贏利能力下降。因此,很多內外資零售企業都在利用各自優勢多渠道試水自營。
去年底,家樂福就提出重點打造自有生鮮品牌“家優鮮”;今年6月,王府井百貨、百聯集團與利豐控股組建貿易公司,尋求在旗下門店銷售差異化的自營品牌;馬來西亞零售大佬百盛也計劃8年內達到自營和聯營各占50%。
那么究竟何為自營?從事快消零售行業十余年的崔經理告訴記者,所謂自營,就是超市及零售商不僅僅擔任零售商,而是向零售制造商轉型。利用現有品牌開展自營的好處顯而易見,“一般零售業的供應鏈是從原料—生產加工—經銷商—零售商—顧客,供應鏈每增加一個環節,商品附加值就增長10%~20%以上。而自有品牌的好處就是擺脫代理中間環節,由零售商直接組織生產加工。這樣既可以壓縮成本,也可以以更低的價格出現在終端,吸引消費者。”崔經理表示。
遭遇難題:
市民認識度不高
然而,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不少街坊對于突然出現的自營商品卻并不太“買賬”。在米面糧油專區,記者隨機采訪了十位有意選購的市民,發現他們并不了解自營商品的來源。“這個是新的牌子么?沒見過廣告啊。”焦阿姨在貨架上選購時表示,最后她還是選擇了熟悉的某品牌植物油。記者看到,自有品牌并未在店內大張旗鼓做宣傳,僅有的促銷活動便是降價。但正值暑假消費高峰,小小的降價標牌并不惹人注目。相反的是,超市內不同區域的堆頭地段基本是品牌供貨商的“天下”,除了大條幅之外,還有推廣人員進行現場促銷,吸引人氣。
“自有品牌在國內做起來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面臨很多障礙,消費者的認可是最大的關卡。消費者的購買習慣是長期以來潛移默化形成的,不可能一朝一夕改變,而零售終端內又布滿了全國各個品牌。”崔經理告訴記者,在歐美發達國家,絕大部分超市及零售商已完成了從零售商向零售制造商的轉型。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11-26)有機食品市場將爆發:信任難題,移動互聯網科技已破解
- (2014-06-18)暴雨過后梅農自黑:味酸質差 市民感動:我們都買
- (2014-08-18)西商嚴把安全質量關確保市民的“菜籃子”更安全
- (2014-09-19)市民“菜籃子”供應穩定
- (2014-11-24)業界報料:市民如何識別轉基因食品?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