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晉芳的艱辛創業路
本刊記者 李文兵 王東紅

5月29日山遠生態畜禽總經理史晉芳接受了本刊記者的采訪,史晉芳總經理向記者介紹了她如何“進軍”養豬業的艱辛歷程。
史晉芳總經理告訴記者:“ 自2010年,右玉縣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和諧”的目標,把畜牧業作為發展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大力發展畜牧業生產。當時,全縣有畜禽養殖區域的戶籍戶數是36308戶,其中生豬小規模養殖戶和生豬生產單位有25個,不達規模的生豬散養戶約3943戶,全縣生豬期末存欄13982頭,與2009年相比增加1522頭,增長12.22%,能繁母豬存欄1555頭,與2009年相比增加250頭,增長19.16%;史晉芳看到在右玉縣當地沒有一家規范化規模型的生豬養殖場,同時為了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發展畜牧產業的號召,填補生豬養殖業規范化規模型豬場空白,更好更多更快的為市場和農戶提供優種價廉的豬苗,增加農民的收入,所以就萌生了建設一座規范化規模型的生豬養殖場的念頭。”
史晉芳還提到,創業至今付出了很大的辛苦但是效益一般。就目前養豬業的窘境史晉芳總經理主要講了以下3個方面;
一、規?;B豬場主要需要大量的鋪底流動資金,然而養豬場向銀行貸款又沒有合格的抵押物,從而制約了養豬業的發展。
二、養豬場政策性補貼從2014年也基本取消,比如牛場、羊場都有棚圈建設補貼款,而生豬到現在什么也沒有。
三、規?;B豬場疾病多,疾病是整個豬場存在的根本問題,控制疾病也是每個豬場的頭等大事,然而由于各種傳染疾病和豬場自身環境影響,再加上這幾年豬市場價格一度低落,造成豬場資金短缺,無力給豬場所有生豬注射保健疫苗,導致生豬的疾病增加蔓延,損失嚴重。
史晉芳最后說:“現在只有政府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享受畜牧政策補貼,引進優秀技術人才,才能使企業逐步走出困境。”

相關熱詞搜索:史晉芳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