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奶農倒奶釋放的食安信號
據媒體報道,一些地方由于奶企收購鮮奶減少,很多散戶奶農只能將自養的奶牛擠出的鮮奶倒掉一部分。一些地方的奶農已經每天都不得不倒掉一些鮮奶了,因為實在沒辦法消化,原來還有些養豬戶廉價買一些鮮奶回去喂豬,后來他們也不要了,說豬不愛喝牛奶。
回想學生時期學習政治經濟學理論,把資本主義國家生產能力過剩出現的倒掉鮮奶現象,說成是那個社會的黑暗,有錢人寧可倒掉牛奶也不給窮人喝。后來咱們國家也經常出現倒奶現象了,方知是奶農的無可奈何之舉,與社會黑不黑暗無關?,F在來看奶農倒奶現象,奶農受到市場變化導致經濟損失,理應由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引導,或者擴大乳企產能加強消化奶農所產鮮奶數量,或者引導奶農趁早轉行干別的產業,以盡快止損。只是從消費者食品安全的角度來看,奶農散戶所產鮮奶銷不出去了,說明奶企選購的鮮奶另有更好的來源,應該說也釋放出一種新的信號。
一般說來,規模奶牛養殖場與散戶奶農相比,在鮮奶質量上會把控得更好些。引導散戶奶農向規模養殖場靠攏,以規?;瘶藴驶a帶動奶農致富,也符合國家產業政策?,F在散戶奶農的奶源消化不完全了,奶農就會選擇更合適的產業發展;而奶企首選規模養殖場的奶源,對乳品食品安全是有益處的。據悉國內某知名大品牌的乳企,已經在境外適合奶牛養殖的地區建設了大型養殖場,以改進奶源質量。如果大品牌的乳企都有合乎質量的奶源供應,對我們消費者來說,是好事情。
從社會和諧、共同致富的角度說,我們并不希望奶農的鮮奶因賣不出去而倒掉;從食品安全的角度說,我們也希望乳企的奶源來自于規模養殖場。二者其實不是水火不相容的,農業現代化的標志之一就是規?;瘶藴驶a,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遲早會被規?;纳a方式所取代。與前者相比,后者更能從根本上保障農民群眾的利益。從這個意義上說,散戶奶農的倒奶現象,只是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暫時現象,在規?;酿B殖模式普遍發展起來后,這種現象就會減少。
我們無意說散戶奶農倒掉的鮮奶是質量不好不安全的,而是說消費者更期望乳企的奶源更多地來自于規模養殖場。畢竟在更具規模更為標準化的生產方式里,食品安全會更有保障。我們期望在新的一年里,奶農的收入更好,消費者喝到的牛奶更安全更放心。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6)重慶名特優商品北京推展周落幕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