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食品安全條例
食品制作加工的時間和保質期。
第二十四條 餐飲經營者發現或者被告知所提供的食品確有感官性狀異?;蛘呖梢勺冑|時,應當立即處理。
第二十五條 食堂開辦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承擔本單位食堂食品安全責任。
第三章 食品安全保障
第一節 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及評估
第二十六條 省人民政府應當建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制度,對存在或者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狀況進行風險分析和評估。
省人民政府負責食品安全綜合監督的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制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和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
第二十七條 負責食品安全綜合監督的部門應當根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情況,組織專家開展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并將評估結果通報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
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根據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依法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將高風險食品確定為監督管理重點。
第二節 食品標準
第二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實施食品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組織本部門、本行業實施食品國家標準、行業標準。
第二十九條 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而又需要在本省行政區域內統一食品安全、衛生等技術要求的下列事項,省人民政府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適時制定地方標準:
(一)食品中致病性微生物、農(獸)藥殘留等物質的限量要求;
(二)與食品安全有關的質量要求;
(三)食品生產經營過程的衛生要求;
(四)專供嬰幼兒食用的主輔食品的營養成份要求;
(五)其他需要制定食品標準的事項。
省人民政府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按照前款規定的范圍,擬定年度食品地方標準制定計劃,明確制定地方標準的食品品種和制定數量,并依法組織制定和實施。地方標準在相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公布之后即行廢止。
第三十條 省人民政府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組織開展地方標準實施效果的跟蹤評價,適時對現行標準予以修訂或者廢止。
制定、修訂、廢止地方標準,應當向社會公布,供公眾查詢。
第三十一條 省人民政府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修訂、廢止食品地方標準,應當以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結果為依據,并組織專家論證,聽取相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和相關食品行業協會、企業及消費者的意見。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可以向省人民政府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制定、修訂食品地方標準的建議。
第三十二條 食品生產應當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
已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食品生產者可以制定嚴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企業標準。
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食品生產者應當制定企業標準。企業標準應當報所在地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部門備案。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企業標準制定和實施的監督檢查。
第三節 食品檢驗檢測
第三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逐步建立協調統一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推進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建設。
鼓勵社會檢驗檢測機構和高等學校、科研機構設立的檢驗檢測機構提供食品檢驗檢測服務。
第三十四條 食品生產者應當建立食品檢驗檢測制度,對生產的食品進行檢驗檢測。不具備檢驗檢測能力的,可以委托依法取得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進行檢驗檢測。
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開辦者應當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機構或者委托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機構,對進場銷售的食用農產品進行檢測并公布檢測結果。
第三十五條 從事食品檢驗檢測的機構應當依法取得相應資質,具備檢驗檢測條件和能力。
第三十六條 從事食品檢驗檢測的機構進行食品檢驗檢測,應當指定檢驗檢測人獨立進行。檢驗檢測報告應當有檢驗檢測人的簽名或者蓋章,并加蓋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公章。
從事食品檢驗檢測的機構和檢驗檢測人必須遵守法律、法規,依照有關標準,客觀、公正地出具檢驗結果,并對出具的檢驗檢測報告負責,不得出具虛假報告。
第三十七條 制定地方標準、開展風險評估、實施監督管理需要對食品進行檢驗檢測的,應當依法進行。
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互相通報食品檢驗檢測情況;對同一生產批次的食品的檢驗檢測數據,相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可以直接采用。
第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7)食藥監總局:確保高、中考期間餐飲服務食品安全
- (2014-06-17)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十七部門關于開展2014年全國食品安全宣
- (2014-06-17)山東撐食品安全保護傘 農產品能準確回溯產地
- (2014-08-12)食藥總局:將開展兒童食品和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 (2014-09-02)海寧:整合食品安全監督標準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