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上的有機產品,為何只能刷刷“存在感”?
記者從農業部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了解到,目前我國市場上經認證的有機食品銷售額占我國食品消費市場總額比重不到0.5%。(11月30日新華網)這讓人很是疑惑,看似那些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有機產品,為何銷售額占我國食品消費市場總額比重這樣低?
這當中有三個理由:一是消費理性逼著消費者在掏錢的時候,要性價比。眼下所謂“零污染”之說,更多是營銷噱頭,且脆弱的生態環境,包括空氣、土壤和水質的持續惡化,使有機產品無法獨善其身。二是有機食品魚龍混雜,認證混亂、銷售混亂,結果有機食品成了“有心機食品”的簡稱,沒有多少人絕對信任這個市場。三是,整個有機食品領域缺乏嚴苛的淘汰與監管機制,亦是消費者難以樹立信心的根源。
今年4月1日起,我國實施了新的《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和有機產品國家標準。這固然有助于肅清市場亂象,讓“偽有機食品”喪失了濫竽充數的可能,但從長遠來看,要逆轉有機食品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局面,最關鍵的還是要讓有機產業鏈公開呈現在公眾面前,以嚴苛的生態環保機制,為有機產品提供核心競爭力。 鄧海建 (來源:華商報)
原標題:“有機食品”叫好不叫座

相關熱詞搜索:產品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9-26)白酒消費回歸理性時代,新產品將走中低端市場
- (2014-09-28)飲料產品外包裝應擁有自身產品特色
- (2015-02-13)2015酒祖杜康升級產品媒體溝通會隆重舉行
- (2015-02-13)2015酒祖杜康升級產品媒體溝通會隆重舉行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