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共治 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2014-11-21 10:45:20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報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社會共治 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社會共治是現代國家治理的重要途徑,也是治理食品安全的必由之路。食品安全問題,不僅需要政府監管水平與公共服務能力的提高,還需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使之進入社會共治的階段。

  共同權益呼吁共同責任

  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直接關系食品安全和公眾健康,是公共衛生法治規范的重點領域。早在1982年,全國人大審議通過了《食品衛生法(試行)》,在十多年的試行后,1995年正式通過《食品衛生法》。隨著改革的深化和市場經濟發展,政府食品安全監管任務越來越重,參與監管的部門越來越多。2009年全國人大審議并通過新的《食品安全法》,確立了分段監管與綜合協調相結合的監管模式。

  近年來,一系列食品安全政策及措施相繼出臺,但是,食品安全事件多發,食品安全監管低效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轉變:食品生產消費量大面廣,產業基礎薄弱,誠信建設滯后,企業主體責任意識不強,政府監管水平不高,社會參與渠道不暢、參與無序。顯然,解決這些問題僅有政府監管遠遠不夠。當前全國人大正在組織新一輪食品安全法的修訂工作,食品安全各利益相關方都應當抓住契機,反思實踐中的經驗與教訓,提出修法建議,進一步從制度層面完善治理結構和體系,著力提高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能力和水平。

  社會共治離不開政府

  社會共治對各級政府提出了新的挑戰,要求繼續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一是積極培育多元主體社會。各級政府及其相關部門、食品企業、行業及其相關社會組織、科研院校和學界、媒體、公眾等,都應當參與并承擔各自的責任。政府一方面要不遺余力強化監管,另一方面要為多元主體共治留出空間,完善政策引導,激活利益機制,發揮市場規律的基礎性作用,催生社會共治的活力。二是搭建參與平臺。共治的核心是參與,政府要暢通渠道,讓各方面都有平等參與和發表意見的機會,依法保護各方主體的知情權、建議權、監督權。三是理性交流。要尊重科學,使社會共治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加強與公眾的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引導各方回歸到科學理性的基礎上進行協商。四是有序互動。要通過修法,細化社會共治的規則,促進政府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共同落實,行業自律和社會他律共同生效,形成各方有序參與、良性互動、有效制衡的共治局面。五是信息公開。政府要適應信息化社會的要求,貫徹落實國務院《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支持和維護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加強政府信息發布、解讀和回應工作,提升政府公信力。

  衛生部門積極促進社會共治

  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后,國家衛生計生委繼續負責食品安全標準制定、風險監測與風險評估。

  一是建立了社會廣泛參與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定規則和程序。在標準立項階段,公開征集社會建議;標準草案形成后正式征求政府各部門和地方的意見,并同步上網聽取食品行業、生產經營者、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的意見。從制度和實踐層面保障標準制定過程的公開、透明和廣泛參與。

  二是完善標準審查的工作機制。成立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由國家衛生計生委牽頭,醫學、衛生、農業、食品、營養、檢驗等多學科專家和相關部門代表350余人組成?!妒称钒踩ā穼嵤┮詠?,已新制定公布429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覆蓋6000余項安全指標和技術參數。系統梳理了分散在各部門和各行業的近5000項相關標準,集中組織開展食品安全標準整合工作。

  三是充分發揮專家智庫的作用,評估食品安全風險。2011年經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準組建了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在系統開展風險監測的基礎上,針對近年出現的食品安全事件和社會普遍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開展風險評估工作,發布評估結果。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食品安全 能力 社會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