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連爆食品安全事故 “滅頂”之后將如何
什么樣的結構性問題?坦白說,沒人清楚知道??赡苁?a href="http://www.mytravellingguide.com"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食品安全相關的規定不夠完善;可能是食品衛生監管體系存在漏洞;也可能是近年成本競爭過于慘烈,正當經營已無生存空間;當然,也有可能是科技發展太快,造假手段日新月異,“不是我軍無能,而是敵軍太狡猾”。
自頂新“黑心油”引起民眾恐慌且憤怒,掀起“滅頂行動”,公眾一直等待著,不管能不能實現“滅頂”,有人應當針對已經發展成結構性問題的事件,做理性而深層的分析和思考。結果很遺憾,不是痛罵魏家為富不仁,就是爭論誰是保護魏家的“門神”、誰是揭出秘密的“深喉”,連“黑心油”事件帶給臺灣的惡劣影響,聲音都顯得那么小。
這也難怪,臺灣社會本來就激情多于理性,不巧的是,“黑心油”風波又發生在臺灣大規模的地方選舉“九合一”選舉前夕。這一事件不僅被財經界當作變數評估對市場的影響,更被政治人物視作影響選票的要素。多了政治的算計,引導下的輿論,都圍繞著選舉轉。至于沒有選票價值的社會反思,樂觀估計,也要等到選舉落幕吧。
|
實際上,在精英輩出的臺灣,不會沒有人看到問題所在。然而,在這樣氛圍下,與眾不同不但困難,可能還要付出代價。臺灣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梁就是一例。他日前愿意站出來協助魏家成立食安革新委員會,結果被臺灣輿論猜測是否與魏家達成了什么利益協議?;蛟S要疏導這波民憤洪流,尹衍梁有點自不量力,但他捐助30億元新臺幣設立唐獎,宣布將捐出95%財產做公益,他會為錢財趟這渾水嗎?
最近,臺灣宏基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講了段逆耳忠言。他說,臺灣人偏好關注短期利益和顯性價值,忽略隱性價值和長期利益。這種半盲文化不只是急功近利,而且是對某些有意義選項故意忽略、對某些重要變數刻意曲解,根本是不理性。施振榮認為,半盲文化毒害臺灣。這位著名企業家的肺腑之言,不知有多少臺灣人能夠聽得進去。然而,一個可以預測的事實是,如果“黑心油”最后只是“滅了頂”,不進行深層的分析和反思,那么,類似風波也許不會終結。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9-11)臺灣地溝油事件涉上千企業
- (2014-09-23)臺風“吹”漲臺灣高麗菜價格
- (2014-10-09)臺灣維力清香油又現飼料用油
- (2014-10-10)臺灣劣質油風波何時能止?奸商買飼料油冒充食用油
- (2014-10-14)臺灣飼料油混充食用油 香港禁止從臺灣進口所有動物源性食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