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離我們還有多遠?

2014-11-07 15:02:54 來源: 東方今報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最近,全球快餐業兩大巨擘麥當勞和肯德基因為質量問題進入公眾的視野。為兩家企業提供肉類原料的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故意使用過期原料,有的原料過期長達一年。消息一出,一片嘩然,“洋快餐”千夫所指。在全社會高度關注食品安全問題的大背景下,這一次“洋快餐”犯事兒,無疑犯下眾怒。然而仔細分析,這次“過期門”真的應該讓麥當勞和肯德基全部買單嗎?我們如何才能杜絕下一次類似事件的發生呢?

  這家在華經營18年的美國獨資企業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一直在食品加工方面標榜高標準、嚴要求,“世界級肉類加工廠”更是其響亮的口號。表面上看,麥當勞和肯德基欺騙了中國的消費者。但事實上,上海福喜的產品行銷范圍遠不止麥當勞和肯德基,必勝客、星巴克都是其客戶。從這個意義而言,麥當勞和肯德基又何嘗不是受害者呢?在事件曝光后,兩家餐飲巨頭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封存并停用涉事原料。

  “洋快餐”接受教訓,但反思不應止步于他人。在食品安全的問題上,這一次“過期門”,讓消費者感到失望的依舊有監管部門的身影。13億人舌尖上的安全是一件大事。但目前食品安全監管仍存死角:企業小散亂,違法成本低,監管力量弱,標準亟待健全。為了把住食品安全關,目前我國已從職能上整合了食藥監管體系?!?a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食品安全法》也面臨再一次修訂,查處力度將有所升級。

  麥當勞、肯德基的“過期門”再一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在食品安全的問題上,不能篤信企業的名頭。不管是哪國企業,也不管來頭有多大,我們都當一視同仁。

  想起了麥當勞“乳膠門”后媒體的一句食品安全之問:“你常喝地溝油,憑啥指責麥當勞?”食品安全,當然不能依賴于大企業自覺,還是那句話:嚴格監管,睜大雙眼,靠人還需靠自己。

  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創造一個食品安全的大環境畢竟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除了政府部門監管和懲罰,企業的道德自律和管理自律必不可少。還有,媒體以及公眾的監督也不可或缺。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食品安全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