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百姓覺得有機食品高不可攀

農藥殘留、人工添加劑、抗生素濫用等食品安全隱患,使人們對主打“純天然、健康、無污染”的有機食品寄予厚望。國際貿易中心針對中國消費者的調查顯示,98%的消費者是基于對食品安全的擔憂購買有機食品。事實上,有機食品并非貴得沒道理。三年內不使用農藥等違禁物質、種子未經基因工程技術改造過、生產基地無水土流失及其他環境問題……這些嚴苛的生產條件都注定了有機食品比普通食品成本更高、產量更低。 “一分價錢一分貨”也就不難理解了。
然而,有些企業沒有正確分析產品自身特點和市場需求,盲目提高產品價格,與市場定位脫節,造成了能接受產品的消費者不能接受價格,能接受價格的消費者又不滿意產品質量的現象。從消費者層面看,收入較高并具有一定文化層次的消費人群占主體,限制了有機食品的市場流通。
更讓消費者不安的是,市場上的有機食品質量良莠不齊、真假難辨。在高昂的價格下,有機食品到底只是一個炒作的噱頭還是真的優于其他等級的食品?很多時候,有機食品被生產企業描繪得太好。 “不使用化肥、農藥、添加劑”就等于“安全、健康”,也許是許多消費者對有機食品的主要甚至全部認識。但由于缺乏詳細的產品檢測標準,往往很難確定這些產品是否真的質量達標。同時,市場認證的泛濫、行業準入門檻的降低,讓不法商家有機可乘,“有機認證”這塊金字招牌似乎也不那么可靠了。
消費者的心里有一桿秤。若價格長期居高不下,食品質量又與普通食品無差別、甚至比其更差,長此以往,還有多少人會為有機食品埋單?有機食品要想開拓市場,就需要深度挖掘消費者需求,提高產品質量,完善產品類別,打造龍頭產品、名牌產品。
有機食品是個全新的領域,也是個巨大的市場,它撬動了生產方式的改變,也對生產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質量更好、價格更低,應成為有機食品生產企業不懈追求的目標。否則,生產廠商就會遭遇消費者用腳投票,悔之晚矣!

相關熱詞搜索:有機食品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9-25)有機食品“不有機”?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