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不容忽視
昨日報道,北京房山一處生產“毒豆芽”的黑作坊被警方搗毀。據了解“毒豆芽”又亮又白,比普通豆芽長了近一倍,這都是使用“二亞硝酸鈉”進行加工的原因。“二亞硝酸鹽”是典型的非法添加劑,屬于工業用鹽,毒性很強,毫無疑問,這又是一起制作販賣有毒食品的惡性事件。
前不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營養食品所研究員陳君石說,現在中國市面上的食品,總體來講它的安全情況是好的?,F在政府不止一個部門的大量檢測和監測的數據都表明,我們食品總的合格率都在90%以上。陳君石的話言猶在耳,毒豆芽“重現江湖”。
“毒豆芽”流入市場早已不是一時一地的事情:今年7月,《廣州日報》報道說“日均超30噸毒豆芽流入順德中山”;《濟南時報》則報道說,長清警方打掉一個毒豆芽黑窩點,夫妻二人4年賣了20多噸毒豆芽;8月底,《華西都市報》報道說,“德陽黑作坊老板落網,日產毒豆芽2千斤銷往成都”……
毒豆芽事件頻發,讓“怎么辨別毒豆芽”成了主婦的必修課,還讓“豆芽機”成了熱銷的小家電。
或許在市面上,安全、合格的食品已經達到了90% 甚至95%以上,但是食品安全多少分才算及格?如果10%的毒豆芽摻進了90%的好豆芽里面,是不是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吃?換言之,即便煮湯的時候所有食材都安全可靠,但只要掉進了一粒老鼠屎,那么湯鍋里其余99%的好東西,恐怕也不得不被倒掉。
當飯菜上桌,我們需要的是吃到嘴里的每一口食物,都是百分之百安全可靠的。所以,對于食品安全的監管必須覆蓋所有領域和所有環節,只要出現1%的紕漏,其余的99%都可能會“前功盡棄”。做到這一點,這就要求相關部門對食品安全領域進行全程無縫監控。否則的話,即便我們自己用豆芽機弄出了豆芽,誰又能保證我們炒豆芽的時候用的不是地溝油?
我國《食品安全法》雖然將制作銷售有毒有害食品作為嚴厲打擊的對象,不過,違法責任承擔卻略顯不足。“十倍賠付”是《食品安全法》的一大亮點,這也是我國懲罰性賠償的最高限額。
然而,“十倍”賠付金額是消費者實際花費數額的“十倍”,這對于一些標的較小的賠償案來說,實在不值一提。“毒豆芽”每斤才賣1元錢,消費者一次購買三斤,得到的賠償也僅有30元錢。這種賠償額度根本達不到立法時所期待的“懲罰”效果。
這次我們看到了警方的打擊力度,9月16日凌晨,執法人員已對生產豆芽的加工窩點進行了聯合查處,將現場發現的5噸“毒豆芽”進行了銷毀,并對張某等7人刑事拘留。
綜上所述,就算我們的食品合格率達到了90%、95%,甚至99%,也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確保食品安全任重而道遠,當我們不買豆芽機、不看攻略,閉著眼睛就能吃到安全食品的時候,才能說食品安全的確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原標題:食品安全 100%不能打折
如果您想隨時隨地了解更多關于食品相關新聞、食品安全事件及食品安全常識等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微信號:cnfoodsafety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9-25)零售企業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不容忽視沃爾瑪推強化新舉措
- (2015-04-20)高校小吃星羅棋布 安全隱患不容忽視
- (2014-06-16)家樂福與您一起努力建設食品安全誠信
- (2014-06-16)以誠信保障安全 中國食品安全誠信宣言大會在京召開
- (2014-06-16)張志剛:提高誠信自律,共為食品安全獻計獻策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