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義之財不可取
近期,浙江省溫州市永嘉警方通告、連續破獲10起的“毒鳳爪”案件,共刑拘38人,端掉生產窩點12個,查獲“毒鳳爪”3萬多噸,案值達3億多元。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社會各方面的關注。不法企業加工鳳爪添加的雙氧水(過氧化氫溶液)是化工原料,它在起到漂白、防腐作用的同時,也對人體存在很大危害。讓人想不到的是,被查處的“毒鳳爪”廠家大部分竟然是大中型企業。這一事件,表明的不僅是雙氧水對人體的危害,更多的是暴露了黑心商販的利欲熏心。他們不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忽視法律法規,用雙氧水來浸泡雞爪銷售,非法謀取不義之財。
用雙氧水做有毒鳳爪并不新鮮,政府屢次查處,媒體也經常曝光。那么為什么生產商在加工雞爪的時候還要添加雙氧水呢?很多人以為添加雙氧水是為了漂白,為了賣相好,其實這只是一方面,它的關鍵在于延長產品保質期。雙氧水屬于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禁止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它具有腐蝕性,食入胃中可刺激胃腸黏膜,導致胃腸道損傷及胃腸道疾病。
面對利益的誘惑,一些不法企業和小作坊總是前赴后繼。2013年5月,廣西玉林市公安機關在一家小作坊查獲3000多斤泡雞爪、油炸雞爪和泡鴨掌,以及10桶總重達500斤左右的雙氧水等物品。之后,公安機關又查獲了6家生產問題雞爪的加工點。近期,江蘇省盱眙縣某公司職員,因生產價值逾5000萬元雙氧水泡制而成的泡椒“毒鳳爪”,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還有前面說的浙江省溫州市查獲的“毒鳳爪”案件。這一系列案件,無一不是在向人們展示,隱藏在它背后的是利益的驅動。
在法律法規面前,全國各地針對食品安全制定的規章制度和監管措施也越來越嚴格,“毒鳳爪”事件為什么還能夠接二連三發生?難道他們以為只要自己做的隱秘,小心謹慎,就不會有露出馬腳、被曝光的時候?他們是讓利益蒙住了雙眼,他們還有著僥幸心理,以為只要自己隱蔽得深,就不會被發現。實際上,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做了違法的事總有一天會被發現。
近年來,黨和國家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日益增強,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日益健全,對食品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也越來越嚴厲;地方政府建立健全各項食品安全制度,加強食品安全監督,深入基層,嚴查食品安全隱患;人民群眾隨時隨地監督并舉報違法違規食品生產企業......種種法規和措施,對不法商家、黑心企業的打擊力度日益加大。黑心企業的違法行為,要想躲過監督檢查,越來越困難了。
時下,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各地食品企業、商家、個人都想在這難得的機遇和挑戰中創造業績,創造財富,他們的初衷都是為了更好地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和生存狀態,也是為了給消費者創造出安全食品。然而,部分不法企業和商家在利益誘惑面前,把發展機遇當成一次冒險,不惜以身試法。有的不法分子可能暫時躲過了監管,獲得了非法利潤。“甜頭”嘗多了,欲望膨脹了,他們對法律法規也就熟視無睹了。然而,最后這些不法分子也難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命運,難逃法律的制裁。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不可取。只有知法守法,才能在為社會奉獻安全食品的同時,自己也獲得正當的經濟利益。
(黃潔)

相關熱詞搜索:不義之財不可取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6)重慶名特優商品北京推展周落幕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