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福喜不涉食品安全問題 冷凍肉可重算保質期
美國食品質量控制專家斯蒂夫·格魯勒(Steve Gruler)17日對騰訊財經表示,對于媒體和公眾普遍提出質疑的福喜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他表示“非常疑惑”。
“我必須承認,我非常困惑為何目前的情況會引起對食品安全的質疑和爭議。”格魯勒說。
他表示,就目前事件所呈現出的事實依據來看,并不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相比食品安全,他更傾向于將事件定性為某些人員未能遵循生產標準和流程的問題。
美國肉類協會科學事務副主席貝琪·布倫(Betsy Booren)近日發表的一篇文章,對于應如何正確認識冷凍儲藏食品的過期情況做出詳細解釋。
布倫稱,對于冷凍儲藏食品,并不能簡單地將食品包裝上的過期日期與現有日期做比較,而得出是否過期的結論。
他舉例稱,一名消費者買了幾袋7月10日過期的熱狗腸,如果在7月5日解凍了其中兩袋,那么這兩袋的保質期就會被暫停在7月5日,如果食品一直像這樣被冷凍,它就不再會在7月10日過期,它的保質期將會在解凍后繼續計算。
布倫指出,在工廠環境中,上述規則依然有效。因為在實際經營過程中,一個加工廠會買雞腿肉來制作雞排,但卻突然接到一個大訂單被取消的通知,由此一來,雞腿肉就會有大量的剩余。
“加工廠于是可以選擇將這些雞腿肉冷凍起來以待下一個訂單。如果下一個訂單到來時雞腿肉的保質期已過,這些雞腿肉也仍可以被拿來用,因為在被冷凍的那一刻起,這些肉的保質期就停止計算了。”
格魯勒也對上述觀點表示完全同意,并認為,在此次福喜事件中,并不存在任何真正過期的冷凍食品,記者調查所發現的保質期時間超過采訪時間的冷凍食品,實際上在保質期前進行冷凍,因此并不過期。
格魯勒指出,涉及到食品安全最重要的因素是溫度和食品儲藏區域的衛生狀況。
對于在福喜事件記者采訪視頻中出現的工人將掉在地上的肉重新撿起的行為,格魯勒則認為,這一過程使食品污染致病菌的可能性也很小,因為福喜集團遵循非常高的衛生標準,對其工廠內致病菌實行嚴格的實時監控。
“致病菌需要在非常理想化的狀態下才能生存,在福喜工廠內致病菌存在的可能性極小。”格魯勒說。
由格魯勒擔任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的全球質量咨詢(Global Quality Consultants)公司主要對食品品牌的質量和風險控制提供咨詢服務,福喜集團是其所服務的客戶之一。格魯勒在食品安全領域有超過40年的經驗。
格魯勒說,根據其對福喜集團在亞洲、歐洲和美國工廠的調研結果,他并沒有發現任何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重大疏漏和違規的行為。
“對于福喜,我在其全球各個工廠所看到的是,他們都遵循唯一一個同樣的食品安全流程。”格魯勒說,“以我在食品安全領域超過40年的經驗,我可以絕對負責任的說,福喜的食品安全系統是位居全球前列,我可以確認的是,是我所看到的在亞洲地區是最好的,否則不會成為肯德基、麥當勞的長期供應商。”
目前福喜事件仍在調查過程中,福喜集團最新聲明稱,正在上海市食藥監局的幫助和指導下,對問題產品進行回收,以配合調查。此前,復習集團已派出國際調查專家團隊進行內部調查。
如果您想隨時隨地了解更多關于食品相關新聞、食品安全事件及食品安全常識等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微信號:cnfoodsafety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7-21)大型超市食品保質期管窺
- (2014-06-16)修武縣食藥監局啟動夏季餐飲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 (2014-06-16)果殼網CEO嵇曉華:“不信任”仍是當前食品安全問題的主題
- (2014-06-16)南周記者蔣昕捷:理性的食品安全輿論監督需逐步實現
- (2014-06-16)劉沛:投訴舉報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渠道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