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食安辦、食藥監局發布食品安全警示
為預防和減少發生野蘑菇中毒,維護健康與生命安全,廣東省食安辦、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醒有食用野蘑菇習慣的消費者,不要輕信民間或網傳的一些沒有科學依據、并不靠譜的毒蘑菇鑒別方法,如“顏色鮮艷、外觀好看的蘑菇有毒”,“不生蛆、不長蟲、味苦、腥臭的有毒“,“與銀器、大蒜、米飯一起炒或煮后變黑色的有毒”,“菌蓋上有疣、柄上有環和具菌托的有毒”等等,實際上有些毒蘑菇和無毒菇的外觀并沒有明顯的特征區別,許多蘑菇毒素目前還無法檢測,且經烹調加工無法破壞,中毒后如搶救不及時,死亡率很高。僅憑“經驗”和肉眼觀察判別復雜多樣的蘑菇是否有毒是造成誤食中毒的主要原因。所以預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辦法是不要輕易采食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千萬不能迷信以往的“經驗”,以免發生意外,危害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對此,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將加強對經營蘑菇的餐飲單位和市場的監督巡查,落實經營單位的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依法處罰違法經營者。各地政府也要及時做好預警工作,加大毒蘑菇中毒防控力度,采取各種形式開展防范毒蘑菇中毒的宣傳教育活動。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6)家樂福與您一起努力建設食品安全誠信
- (2014-06-16)以誠信保障安全 中國食品安全誠信宣言大會在京召開
- (2014-06-16)張志剛:提高誠信自律,共為食品安全獻計獻策
- (2014-06-17)食品安全治理:挖根去皮方得實質效果
- (2014-06-17)搞好食品安全農產品生產是關鍵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