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穩供應,食安防線需筑牢
本刊記者 張聰
webeditor01@cnfoodsafety.com
4月30日0時起,北京市朝陽區的疫情風險等級降為“低風險”,自此中國內地暫無“高風險”地區。正當人們沉浸在疫情陰霾逐漸消散的喜悅之中,一道驚雷再次劈中北京——6月11日,北京市市政府新聞發布會通報了1起新冠病毒肺炎確診病例,這是時隔50余天后,北京市再次出現新冠病毒肺炎本地確診病例。
隨后,北京市本地確診病例數量不斷攀升,6月16日深夜,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三級升至二級。通過流行病學調查,此次疫情與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有關。據了解,該市場承擔著北京市每日約70%蔬菜和約10%豬肉的供應,由此引發的食品安全問題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相關部門立即對所有與新發地批發市場有密切接觸和關聯的人員進行全面排查、核酸檢測及居家觀察,對所有農貿市場、餐飲店、食堂等重點場所進行全面防疫檢查、環境消殺與核酸檢測,對所有小區全面實行嚴格的封閉式管理……種種措施都從側面反映了食品安全對于國家穩定、社會發展、民眾健康的重要性。
疫情期間,保證清潔、充足、無污染的食品供應固然重要,但健康、營養、美味的休閑食品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眾多選擇之一,且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希望避免攝入無營養、不利于健康的化學、合成及人工成分,因此,制造商們對食品配料的關注度也日益提升。有數據顯示,我國休閑食品市場每年需求額超過千億元,市場規模正在以幾何級的速度增長,消費市場也在快速提升,年增幅約為25%,僅已注冊的休閑食品企業就高達10余萬家,這些數據說明休閑食品行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生存空間。如何讓休閑食品變得更加健康?通過哪些方法能夠讓休閑食品的生產工藝更為精細化?本期特設立“健康、營養、美味的休閑食品”專題,邀請專家、企業共同探討關于休閑食品的相關問題。
2020年7月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