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慶里:鳥語茶香飄萬里

2020-04-02 12:02:06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積慶里:鳥語茶香飄萬里
  
  本刊記者 夏華鎖 夏志遠
  
  “積慶里”,聽其名就覺得是一古村落,它得名于歷史悠久的積慶里村。積慶里村坐落于山清水秀的廣東省英德市橫石塘鎮,始建于800年前的宋代。根據當地的歷史文獻記載,“福由明德積,慶自太和彰”即為“積慶”二字的出處,這也與《易經》中“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的精神主張一脈相承。在村子入口處,至今仍矗立著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門樓,門樓上石匾橫書楷體陰刻“積慶里”三個字。
  
  茶馬互市:孕育出的英德紅茶文化
  
  英德種茶歷史悠久,經過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英德紅茶文化孕育出了眾多知名的茶品牌。3月18日,記者來到了被譽為“世界四大高香紅茶”之一的英德積慶里,領略其中的鳥語茶香。英德積慶里茶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廠長楊秀志接待了記者,與他品茗話茶事。
  
  據楊秀志介紹,積慶里紅茶文化底蘊深厚,相傳800年前的宋代時期,積慶里村的先祖們來到這里,有感于當地的優美環境,安家于此,種茶為生。為了在這里立足,他們互幫互助,與鄰里鄉親和睦相處。他們秉承積德行善的美德,齊心共建和諧家園,構造了一幅山水秀、古韻濃、茶茗香、人和睦的絕美畫卷。
  
  宋代茶馬互市興起,積慶里先輩種植、制作的茶葉經由馬匹和人力,一部分運往朝廷作為貢品上呈,另一部分則運往各個茶馬司,以向少數民族換取馬匹。那座歷史悠久的積慶里古門樓,還有那一座座林立村口的厚重的拴馬石,記載著積慶里曾經的輝煌。世代以茶為業的積慶里先輩,用時間書寫了一段茶人說不盡道不完的歷史。據有關資料顯示,英德茶馬互市的影響力遠甚茶馬古道。
  
  據楊秀志說,積慶里于2013年由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英德市永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成立,是一家集茶葉種植、生產加工、貿易銷售、茶園旅游與茶文化推廣于一體的綜合型企業。采用“公司+基地”的模式,將茶葉種植基地、生產基地、科研中心、電子商務中心、茶文化展示與傳播中心、生態旅游基地、教育培訓基地等重要產業環節集聚在占地面積20000多畝的積慶里紅茶谷,實現種植、生產、銷售、文化傳播、茶旅等環節的高度融合,已形成占地14000畝的規?;r業種植、4條年產100萬斤精制茶的標準化生產線、“茶、旅、文”相結合的產業化運營、“積慶里”品牌化營銷的綜合型產業格局,著力構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茶業產業體系,將產業融合發展與農民增收結合起來,助推鄉村振興,助力扶貧攻堅。
  
  探索新零售:積慶里加速產業融合發展
  
  積慶里紅茶谷占地面積20000多畝,其中,已開發種植英紅九號、鴻雁十二號、英州一號、梅占、金萱、黃旦等多個品種茶樹,年產各類鮮茶葉達160萬斤,其中英紅九號種植面積3000多畝,年產量達150萬斤。種植高山油茶樹10000多畝,平均樹齡近6年,完全達產后,可實現年產油茶籽約150萬斤。
  
  積慶里茶廠占地面積12700多平方米,是集加工、包裝、倉儲運輸于一體的現代化茶葉生產加工廠,具備先進的茶葉加工生產設備,包括紅茶、綠茶、緊壓茶、袋泡茶共4條高標準生產線,可實現年產各類精制茶100萬斤,是廣東省內名列前茅的大型專業化制茶廠。茶廠嚴格按照食品質量安全生產許可標準及HACCP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生產,目前,茶廠年生產加工茶葉約30萬斤,包括多個系列約40個單品。
  
  積慶里茶業出產的英紅九號紅茶,品質優異,通過了“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及“有機產品”認證,多次獲得各種茶葉評比活動的金獎榮譽,并入選“廣東省名牌產品”、“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
  
  積慶里茶業目前已在廣東省內眾多城市建立了茶葉銷售旗艦店及專賣店,在海南、河南、河北、新疆、湖南等省份設立了品牌代理及經銷商,業務銷售渠道及網絡遍布全國大部分地區,擁有專賣店100多家,專柜1000多個;并進駐了天貓、京東、淘寶、蘇寧易購、順豐優選、嶺南優品、無線廣東等多個網購平臺,先后獲得了2015年“廣東省電子商務100強”、2017中國·廣東“農電獎”、“2017-2018年度廣東省電子商務示范企業”等十數個電商類榮譽。2018年積慶里茶葉產業總產值為8000萬元。
  
  積慶里茶業在廣東省內市場已相對成熟,后續積慶里將進一步加大對省外市場的開拓力度,將參加更多省外的重要展會,對外開展推介會,堅定走出去的步伐,讓英德紅茶走出廣東,走向全國。
  
  目前市場上,英德紅茶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走出困境,積慶里在堅守英紅九號紅茶品質的同時,將發展更多的茶品類,包括白茶、烏龍茶、緊壓茶等等。
  
  茶旅融合:積慶里打造AAAA級旅游度假區
  
  積慶里紅茶谷,毗鄰英德石門臺國家自然保護區,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為建設綠色旅游觀光項目、探索農業產業轉型升級造就了可行性條件。近年來,積慶里已利用積慶里紅茶谷獨有的原生態環境及地理優勢,逐步開展茶園旅游觀光項目建設,正規劃一個交通食宿便利,能夠滿足各地游客休閑娛樂的綠色農業旅游項目。目前正申請國家AAAA級旅游度假區,打造積慶里仙湖旅游度假區,接待全國各地及國外游客。
  
  積慶里還積極探索多元化種植產業,在紅茶谷種植了麻竹筍、沙糖橘、百香果等作物近1000畝,同時進行了30畝的溫室大棚香菇培育,推出自助采摘項目,讓游客體驗生態農業的樂趣。
  
  積慶里紅茶谷,被國家農業部評為“中國美麗田園”,廣東省農業廳評為“十佳最美廣東農業公園”“廣東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廣東最美茶園”,并成功入選為全國茶鄉旅游精品線路及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景點。目前,紅茶谷年接待游客達近35萬人次。
  
  精準扶貧:積慶里助推鄉村振興
  
  積慶里茶業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堅持“以人為本,立足生態,開發一方,造福一方”的理念,著力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積慶里充分利用地理優勢探索多元化種植產業,為周邊農戶提供就業崗位及技術指導,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以各種方式幫助農戶增收。輻射帶動周邊農戶種植茶葉1881畝,解決了2000多戶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就業,為他們早日脫貧奔康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積慶里先后投資建成了水邊流寨新農村、石門臺南山及銅鑼坪瑤族新村等3條新農村,并將散居在周邊山區的500多村民統一搬遷入新村居住,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環境。
 
  
  積慶里積極推進產業扶貧,開展精準幫扶貧困戶行動,與橫石塘鎮、水邊鎮、浛洸鎮、橫石水鎮、大洞鎮進行產業項目合作,吸納多個鄉鎮的扶貧基金入股,讓貧困戶獲得年終分紅。按照“保本+保底分紅”方式以財政扶貧開發資金入股茶園種植項目,將每年保底分紅的資金全部用于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增收脫貧,年收益保底分紅不低于8%,此舉為后續發展更高層次的產業扶貧模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積慶里2016年獲得“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2017年被授予“百企扶百村愛心企業”榮譽稱號,連續多年獲評“廣東省扶貧濟困日活動模范”;2019年3月,被授予“廣東產業扶貧示范基地”,積慶里英德紅茶獲得“廣東扶貧農產品證書”。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