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邁入全國十大奶業主產省行列
河南省邁入全國十大奶業主產省行列
本刊記者 王玉東

12月6日,“走進河南•絢麗新篇”——中荷奶業發展論壇及中荷奶業發展中心(SDDDC)六周年年會在鄭州舉行。這是SDDDC首次走出北京舉辦年會。農業農村部總畜牧師馬有祥、中國奶業協會名譽會長高鴻賓、荷蘭駐華使館公使浦樂施等出席論壇,河南省副省長武國定代表省政府致辭。
馬有祥指出,奶業是我國畜牧業中最具活力和潛力的產業,正在加速向優質化、規?;?、標準化、集約化和一體化方向發展。我國高度重視奶業發展,明確奶業四大產業的戰略定位:奶業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不可或缺的產業、食品安全的代表性產業、農業現代化的標志性產業、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戰略性產業。希望SDDDC用先進技術指導生產實踐,不斷提升奶牛養殖水平和牧場管理水平。

武國定指出,河南省是新興奶業大省,近年來依托區位、資源、市場三大優勢,堅持把奶業發展作為“四優四化”重點產業,高位謀劃、強力推進,奶類產量居全國前列。在全國率先出臺《奶業振興行動計劃》,初步構建起現代奶業產業體系,形成十大奶業產業化集群。下一步,將積極實施黃河灘區百萬畝優質草業帶建設,大力推進優質奶源基地建設,加強與國內外企業合作交流,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實現由奶業大省向奶業強省跨越。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奶業發展迅猛,1978年到2018年,年人均乳品消費量從1千克增長至34.3千克;奶類年產量從不足100噸升至3176.8萬噸,躍居世界第三位。我國奶業取得了長足進步,離不開國際合作。2013年11月,由中國農業大學、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和荷蘭皇家菲仕蘭公司共同發起的中荷奶業發展中心(SDDDC)在北京正式成立。隨后,荷蘭CRV公司、河南花花牛乳業公司等十余家中荷兩國企業加入,開展奶業科技研究、人才培養、行業交流等,不斷提升奶牛養殖水平和牧場管理水平。
河南省是全國農業大省、畜牧業大省,河南發展奶業前景廣闊,擁有1億多人口,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近年來,河南省緊緊依托區位、資源、市場三大優勢,堅持把奶業發展作為“四優四化”重點產業,高位謀劃、強力推進,奶類產量居全國前列。
數據顯示:河南省百頭以上奶牛規模養殖場350家,奶牛規模養殖比重達85%,奶類年產量209萬噸,居全國第五位。全省乳品加工企業33家,年加工能力350多萬噸,居全國第三位,年產值超億元乳品企業10家。全國知名的伊利、蒙牛、光明、君樂寶、三元等企業先后在河南建廠,河南省的花花牛、科迪、三色鴿、三劍客、博農等企業快速擴張,初步形成了十大奶業產業化集群。
截至目前,河南省奶類年產量209萬噸,全國第五;乳品年加工能力350多萬噸,全國前三;伊利、蒙牛等知名乳企紛紛來豫建廠,花花牛、科迪、三色鴿等本土企業快速發展,形成十大奶業產業化集群,進入全國十大奶業主產省行列……在政策、科技、人才等因素支撐下,河南正由新興奶業大省奔向奶業強省。
“河南進入全國十大奶業主產省行列,成為新興的奶業大省。”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王承啟說,目前,河南省已初步建立起奶牛生產、良種繁育、飼草供應、乳品加工的現代奶業產業體系,走出了一條傳統農區奶業創新發展之路,正努力建成全國重要的乳品生產和加工基地,加快由奶業大省向奶業強省跨越。
“河南是農業大省,河南奶業的振興和發展是我國奶業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奶業協會名譽會長高鴻賓說,奶業發展離不開改革開放,河南奶業要堅定不移開展國際合作,加快推動民族奶業發展,助力中國奶業振興。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