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 堅守安全底線助力沛縣高質量發展邁入新臺階

2019-10-31 11:20:46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優化營商環境  堅守安全底線助力沛縣高質量發展邁入新臺階
  
  沛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陳振鋒
  
  沛縣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局和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以食品藥品和特種設備“大排查大檢查大督查”和“1+6+N”為抓手,堅持高質量監管新定位,充分發揮職能作用,防風險、保安全;優環境、促服務;提質量、助發展,堅決守住了全縣市場監管領域安全底線。
  
  聚力“六大”行動堅 決守住安全底線
  
  夯實企業主體責任。全面落實食品企業第一責任人意識,督促落實企業規范化生產經營,全面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和規范化管理,嚴把食品安全準入關和出廠關。
  
  突出示范引領作用。按照“科學監管、示范引領、分類實施、重點突破、梯次推進” 的工作原則,對全縣227家小作坊建立監管檔案。加大對食品小作坊監管力度,規范小作坊的生產經營行為,建成示范小作坊60家。評定四星五星示范店33家,早餐示范店50家,小餐飲規范店30家,以點帶面,帶動了全縣餐飲服務單位的服務水平和餐飲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的“雙提升”。
  
  提升技術支撐能力。高度重視食品監督抽檢工作,在資金方面給與全力支持,確保了抽檢經費足額到位,規范抽樣程序,已完成食品監督抽檢5781批次,達到5.16批次/千人,完成了抽檢任務和目標。與沛縣人民檢察院建立公益訴訟(食品藥品安全)快檢聯合實驗室,為食品藥品方面的公益訴訟案件提供技術支撐。已抽檢120批次藥品、122批次的成品油。投入專項經費,推進“明廚亮灶”工程,運用互聯網+技術手段,實現后臺時時監控監管,打造“視頻廚房” 80家,遠程監控160家。
  
  農村宴席規范管理。印發《沛縣農村宴席食品安全風險防控手冊》,堅持“五化”管理,即監管方式網格化、備案指導規范化、廚師管理公司化、宴席承辦定點化、應急處置程序化。對廚師團隊進行培訓16期620人次,備案560家,開展業務指導860余次,建成農村宴席聚餐示范點30家。
  
  加強專項整治行動。深入開展鹵制品、鮮肉及肉制品、食用油塑化劑、小麥粉、校園食品以及餐飲業綜合治理等專項整治行動,出動執法人員2200余人次,檢查3600余家,立案150余起;打擊涉食犯罪立案32起,破案28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52人。
  
  藥品安全監管提升行動
  
  扎實開展藥品醫療器械專項行動,重點對執業藥師掛證、無證經營醫療器械、制售假藥等進行專項檢查;以疫苗、血液制品、特殊藥品、植入性醫療器械等高風險品種為重點,以“零容忍”的態度保持藥品打假治劣的高壓態勢。出動執法人員800人(次),辦結藥品醫療器械案件60起,萬元以上案件16起。
  
  特種設備監管提升行動
  
  強化氣瓶、電梯安全監管。采取企業自查、檢驗機構檢驗、基層分局排查、縣局督查、聯合檢查等形式,對電梯、氣瓶、涉?;菲髽I特種設備專項整治。推動氣瓶加裝陶瓷二維碼,升級氣瓶信息化管理系統;加強對電梯安裝維保單位、使用單位的監督管理,落實主體責任;建設沛縣電梯物聯網可視救援平臺,提高電梯應急救援能力。
  
  聘請專家“會檢”和部門聯合檢查相結合。對涉?;诽胤N設備、各類氣瓶充裝單位、化工企業及涉氨制冷的特種設備,委托技術機構及行業專業機構組織技術和管理專家開展專家“會檢”,共檢查涉氨使用單位20家,氣瓶充裝單位11家,化工企業6家。聯合應急管理局、農村農業局開展涉氨冷庫的檢查,共檢查涉氨冷庫20家。聯合住建局開展氣瓶充裝站的安全檢查,檢查充裝站5家。
  
  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全縣在用特種設備總量達到5580臺,注冊在用壓力管道208公里,氣瓶20余萬只,檢查特種設備使用單位228家,排查住宅小區、企業300余家,氣瓶充裝單位12家,檢測特種設備2260臺,消除安全隱患122處,立案22家。檢查電梯使用單位86家,電梯1750臺,督促檢驗超期未檢驗電梯116臺。
  
  產品質量監管提升行動
  
  強化質量品牌建設。組織方圓認證與煤電公司、珀然股份和鑫宇光伏等3家企業進行培訓輔導,爭創市質量獎和市長質量獎。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5.46件,企業發明專利申請量416件。
  
  大力推進標準化。新增承擔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或工作組2個;參與國家推薦性標準制修訂3個;參與行業標準制修訂5個。
  
  做好檢驗檢測服務。免費檢定強檢計量器具任務數32108臺/件,超額完成全年計劃任務。積極開展鎮村醫療機構、集貿市場計量器具“兩免費”檢定工作,檢定衛生院、村級衛生室計量器具1672臺(件),集貿市場計量器具4160臺(件)。
  
  食鹽安全監管提升行動
  
  專門成立了專職食鹽監管中隊,探索食鹽市場監管新模式,加大對跨省經營食鹽企業違規經營行為的查處力度。對農貿批發市場食鹽經銷商和食鹽零售商的監督管理,與公安部門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經營食鹽行為。目前,已檢查用鹽食品生產企業48家,農貿市場60余家,商超1200余家,小作坊40家,食堂、餐飲單位1700余家,中小學幼兒園食堂68家,立案17起,沒收鹽產品近10噸。
  
  電子商務監管提升行動
  
  加強互聯網監管。著力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推動網絡經營主體亮照經營和網絡交易實名制。260家網站實現亮照經營。對重點領域廣告的加大監測力度,積極開展互聯網金融廣告專項整治和涉嫌非法集資廣告資訊信息排查清理活動。對京東、天貓、淘寶全國主流平臺上的30家沛縣企業網店銷售的食品、兒童用品、家居用品、汽車配件等商品和服務信息實施在線監測,規范網絡市場集中促銷行為。
  
  建立聯合懲戒機制。聯合稅務、人行、法院等部門,將網絡失信行為主體及失信處罰信息推送到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在“誠信沛縣”網站公示嚴重失信黑名單和個人嚴重失信黑名單。
  
  開展網絡餐飲專項檢查。對網絡餐飲食品安全全面排查,規范網絡餐飲管理,檢查第三方平臺分支機構入網餐飲戶約800戶。針對存在問題約談平臺負責人,證照公示不齊全的餐飲經營戶,均被下線處理。百度、美團、餓了么等平臺因主體責任不落實、違規經營等問題被立案處罰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立足精簡流程,實現審批提速增效。按照“程序最簡、資料最少、時間最短”的要求,對審批事項進行“瘦身”和流程再造,調整優化開辦企業審批服務流程,壓減申請材料60%,壓縮辦理環節80%。截止到9月底全縣新增企3191戶,同比增長 68.12%,新增注冊資194.22億元,同比增長 18.56%;新增個體戶 13181戶,新增注冊資本 15.20億元。大力推進簡易注銷,不斷優化普通注銷登記程序,實現了非公告版簡易注銷0.5個工作日即可辦結,今年以來企業簡易注銷辦件量達1413件。
  
  立足權力下放,實現準入門檻放低。在全市率先改革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方式,全面推行住所登記信用承諾制,以便更大限度釋放住所資源。全市首家試點企業注冊登記“同城通辦”管理模式,破除區域限制,試點由申請人自主選擇區域內任一登記機關辦理注冊業務,依企業申請進行屬地登記,最大限度方便企業就近辦事。
  
  立足高效便捷,實現“網上不見面審批”。大力推進“2330”審批改革,新設企業平均辦理時限由5-6個工作日降到了1個工作日。啟動運行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辦理模式,依托縣“政務服務一張網”,開通“網上登記受理通道”,推行網上辦理名稱核準、預審登記、核準登記,通過與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金融機構開展“注冊登記E線通”業務,依托銀行營業網點代辦營業執照,已設立6個受理點,電子營業執照發放2757戶。
  
  縱深推進消費維權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大力開展宣傳活動。聯合開展“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食品安全宣傳周、“5.20計量日”、“國家安全日”等大型宣傳活動。發放各類宣傳資料40000余份;開展集中銷毀假冒偽劣商品活動,銷毀假劣食品、藥品、醫療器械、農資、煙酒等300余種商品近10噸,案值金額40余萬元。
  
  推動放心創建活動。聯合縣委組織部,在個私企業中開展“黨組織推薦放心店”“黨員誠信店”評選活動,打造消費品牌新形象。加強誠信計量示范單位培育,獲評省級單位4家,推進農貿市場計量器具“六統一”管理,逐步建立“政府指導、市場自律、社會監督”的市場管理體系和工作機制。
  
  優化投訴舉報渠道。完成12315、12365、12331、12358、12330、12345等六條投訴舉報熱線的整合工作,設立投訴舉報中心,統一劃歸投訴舉報指揮中心受理、分流、交辦和處理,達到消費維權無縫對接。今年以來投訴舉報中心受理各類消費者投訴舉報3230件,做到事事有回聲,件件有回音,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50萬余元,全縣的消費環境安全度、經營者誠信度、消費者滿意度持續提升。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