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謠“食物相克” 勿入飲食健康誤區
每年一度的央視3·15晚會一直是備受人們關注的,食品安全相關的問題更是人們關心的重中之重,目前,市面上有許多“食物相克”的說法,而寫著這些“知識”的書籍在書店也非常流行,這些所謂的“食物相克”,真的靠譜嗎?今年“315”晚會打假主題專門延伸到了辟謠“食物相克”方面。
今年央視的3·15晚會辟謠了多個食物相克的謠言以及蔬菜、水果等方面的“季節謠”,例如:西紅柿和螃蟹同吃等于砒霜?西瓜注水傷肝臟?干果一洗就掉色?面條一點就著有添加劑?葡萄上的白霜是農藥嗎?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和營養工程學院的范志紅副教授在經過實驗之后證實,樣品里有毒的無機砷的總量特別少,都遠遠低于國家標準,與真正能傷害人體健康、引起中毒的劑量相比,那更是少之又少。加入了西紅柿之后,無機砷的量根本就沒有增加,所以所謂的西紅柿和螃蟹同吃等于砒霜完全屬于謠言。西瓜注水?在水壓之下瓜瓤就會被壓壞,這樣的西瓜根本就放不住,不到一天就得壞,商家是得不償失;花生仁泡水變紅有色素?花生皮里有一種水溶性色素叫花生衣紅,像類似的,紫米、黑花生、黑枸杞、黑豆,它一泡,水也掉色;面條一點就著有添加劑?食物里最主要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都是可以燃燒的,所以食物能燃燒太正常了,跟食品添加劑沒關系;葡萄上的白霜是農藥嗎?葡萄上的白霜基本上是糖類物質,和農藥沒關系。
此外,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的副主任鐘凱博士為大家解讀了有關季節謠的問題,對于蔬菜造假,他的解答是制作塑料蔬菜的原料貴多了,不符合經濟規律,造假的人也不會這么干,類似的像塑料紫菜、塑料大米也是同樣的道理,這純粹是編造的謠言。
對此,本刊認為,今天的人們都開始講究吃得健康,但是千萬不要因此而走入誤區,要想吃得更健康,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適時、適量,這樣才能真正保證健康和營養,遠離那些“食物相克”的消費誤區。
本刊編輯部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7-30)食品安全專家陳君石:解讀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四大誤區
- (2015-05-25)賈寧:食物造假多由人為因素造成
- (2016-01-13)數據顯示消費者關注點開始向食物的營養健康轉變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