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切實保障百姓餐桌安全
□ 蔚宏奎 王翠竹 梁文文 本刊記者
食品藥品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也是基本的民生問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標志。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食品藥品的安全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全面做好食品藥品的監管工作,要堅持“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嚴把食品安全關,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沈陽市鐵西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 周勝兵
記者:能否請您先介紹一下沈陽市鐵西區的相關情況?
周勝兵:沈陽市鐵西區的行政區域面積為484平方公里,其中老城區占39.6平方公里(約100萬人口)。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下簡稱“創城”)工作共涉及食品與餐飲企業6294家,其中生產企業6家、食品流通經營單位1873戶、食用農產品經營單位29家、餐飲服務單位4386家。創城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在各(8個)功能區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以社會認可和群眾滿意為目標,以過程監督和抽樣檢測為重點,強化創新和社會共治,創城工作進展良好。
記者:關于創城,貴單位開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周勝兵:沈陽市創城工作于2015年9月啟動,按計劃應于2018年5月迎接省政府食安辦的檢查評估,2018年6月,由國務院食安辦進行考核驗收。2015~2017年是我們開展工作的階段,2018年是工作收尾的階段,在此過程中,沈陽市鐵西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迎難而上,努力做好每一步工作,總結來說,我們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黨政同責落實到位,主導作用明顯。在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中,我區首先是強化組織領導,始終堅持黨政同責,齊抓共管,統籌推進,全面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的“四個最嚴”要求。其次為強化責任落實,將任務清單下發至各相關部門、功能區,明確時限和責任人,定期進行調度,并進行通報。最后則是強化投入保障,自創城工作開展以來,區政府在市場監管部門累計投入經費1857萬元,為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二,夯實基礎,確保食品安全維持良好態勢。一方面,我區打造食品安全示范街路,形成示范效應。以繁華街路和商圈、食品經營單位集中的街路為重點,全面推進食品安全示范街路建設工作。2017年8月24日,省局組織全省食品監管系統人員到興工示范街參觀指導,并給予了該街道充分肯定。另一方面,我們還加大檢測頻次,并定期向社會發布檢測結果。2017年鐵西區創城區級檢測完成3069批次,市區兩級監督抽檢達到了6批次/千人,擴大了食品抽檢覆蓋面。
第三,推進社會公治,凝聚創建合力。為此,我區開展了全面的宣傳教育工作,以提高群眾知曉率。宣傳過程中我局發放了3.1萬份“致企業和市民的一封信”和5萬份“致學生家長共同關注學生食品安全”宣傳海報,并在全省率先開展了食品安全知識進校園活動;市場局分別于2017年5月25日、6月14日召開了2次新聞發布會,遼寧日報、沈陽日報、新華網等12家媒體對我區創建工作進行了報道,國內多家網絡媒體進行了轉載。此外,在鐵西區的115個社區中,每個社區至少設1名食品安全協管員,形成了三級網格管理結構;同時面向社會,聘請食品安全義務監督員60名,接受社會監督;設立專項舉報電話,對于食品安全舉報者,一經查實,便給予一定的獎勵。此外,我們還創建了大中型餐飲企業監管微信群,涵蓋1000家餐飲企業,對日常監管中檢查出的問題予以曝光,督促企業整改和自我提升。同時建設完成了23個食品藥品安全科普宣傳站,累計投入7萬元,覆蓋全區各個功能區,構建了向基層群眾普及食品藥品安全知識的平臺,營造出了濃厚的食品藥品安全文化氛圍。各個科普宣傳站均制定了組織框架、年度宣傳計劃,并依托科普大學的師資力量,開設了相關的科普宣傳課堂。全年累計開展科普大講堂活動370余次。
第四,注重提高群眾知曉率、滿意率。一是完成群眾知曉率、滿意率調查。2017年4月,我局委托第三方調查機構,以實地調查形式,調查了1335人次,調查結果使創建工作的重點和方向更加明確。二是完成最不放心食品調查。聯合遼寧日報優點大數據平臺,通過網絡收集有效問卷2000份,選出“九大不放心食物”,市場局定期跟蹤檢測,在優點大數據和市場局公眾號中發布檢測結果,使抽檢工作更有針對性。三是曝光不合格食品。通過《遼沈晚報》、市場局微信號、遼報優點大數據對抽檢出的39批次不合格食品予以曝光,新華網等進行了轉載。四是計劃實現鐵西15萬人關注食品安全創建工作。目前,鐵西區正與遼報優點大數據新媒體合作,2017年,優點大數據微信公眾號、APP已積累近10萬鐵西關注用戶,擬最終實現鐵西區15萬人關注食品安全。
記者:在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設中,您認為工作的重點是什么?針對重點領域,市場監督局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的成效如何?
周勝兵:我們的工作重點有四個方面。首先是加強學校(托幼機構)食品安全監管,嚴格落實學校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教育部門管理責任和市場監管部門責任。學校食堂管理規范化建設全面提升,學校及托幼機構“明廚亮灶”改造工程11月份已全面完成;學校食品安全實驗室(快檢室)建設、食品安全責任險試點工作有序推進。
其次,加強餐廚廢棄物的規范處置,區城管局是全區餐廚廢棄物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門。我局負責督促餐飲單位與餐廚廢棄物處置單位簽署協議,規范處置餐廚廢棄物。
再次為加強小餐飲治理,扎實推進小餐飲“放管服”綜合整治工作,依據《遼寧省小餐飲許可標準》,積極引導幫助小餐飲辦理許可證,亮證經營。積極探索網絡食品監督檢查新模式,與“餓了么”、“美團”等第三方網絡訂餐平臺進行溝通并開展監督檢查工作。

勛望小學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實驗室
記者:為保障百姓的食品安全,貴單位的確做了許多工作,相信在工作中也遇到許多困難,您能否介紹一下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執法過程中遇到過哪些困難?對于這些困難又是如何解決的?
周勝兵:食品安全是民生大事,創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也是一項大工程,在此過程中確實遇到了很多困難。但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絕不能退縮,因為鐵西區的食品安全關乎數百萬人的身體健康,關乎社會的治安與穩定。
在開展食品安全監管時,往往會涉及企業、餐飲老板、攤主等多種群體,如果執法人員語言生硬、溝通不到位,很可能引起其不理解、不滿意,因此我局以“指導培訓在前,監督服務在中,執法處罰在后”為宗旨,強化服務意識,努力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2017年初到現在,我局開始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進行全面走訪,深入企業,集中指導培訓,針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存在的比較集中的問題,進行現場指導,共同研究整改方案。對拒不整改的,再予以相應處罰。通過集中指導培訓,切實提高經營者對食品安全的認識,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除了外界的干擾,我們對自身的工作也進行了反省。食品安全城市創建是一座高樓,但我們的基礎工作相對比較薄弱,比如有的百姓不注重食品安全,甚至不了解我們在創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因此我們也花了很多精力和時間去宣傳、去介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會繼續加強對基礎工作的投入,號召全民投入到此事業中來。
記者:建設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一件長期的事情,沈陽市鐵西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未來有哪些規劃?
周勝兵:其一,我們將積極開展全方位、多維度的食品安全宣傳活動,逐步提高廣大群眾創城知曉率、滿意率。一方面通過遼報優點大數據平臺持續發布食品(包括藥品)安全知識、我區食品檢測結果、曝光不合格產品和企業、市場局日常監管工作動態、參與放心食品企業和市場的星級評定等,讓更多的群眾了解并理解創城工作,形成良性互動,切實提高滿意率。另一方面是發揮企業主體責任,與遼報優點大數據新媒體合作,為食品安全建設達標的餐飲食品企業提供免費宣傳,同時發揮餐飲行業協會作用,整體營銷鐵西餐飲企業,通過助推餐飲行業發展,提高企業在食品安全建設上的主觀能動性。
其二是制定《農貿市場發展實施辦法》,建立激勵和長效機制,促進農貿市場的轉型升級,通過發展來解決農貿市場中所存在的問題。
其三,鐵西區政府將通過手機APP與微信公眾號開展食品安全主題調查、安全衛士評選、食品安全話題討論、安全知識有獎分享等一系列活動,實現“政府+商家+鐵西居民”的多方互動。讓民眾對食品安全認知理解更加深刻,真正做到食品安全更深入、更具體、更貼近大眾生活,提高食品安全社會共治能力,共建共享健康和諧幸福沈陽。
食品安全進課堂,科普常識惠萬家
校園及其周邊的食品安全一直是創城工作的重點、難點,琳瑯滿目的“美食”,吸引著孩子們的目光,校園周邊成為小攤販、小零食滋生的沃土,屢禁不絕。目前,中小學生對食品安全基本常識的知曉率及行為形成率普遍較低,而學生階段正是青少年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如何培養中小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樹立正確的食品安全理念,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打造和諧幸福沈陽”的背景下,鐵西區依托遼寧省中小學教材編寫委員會審定通過的《遼寧省中小學生食品安全核心知識讀本》,在全區73所中小學全面開展食品安全進課堂活動,率先推行食品安全科普常識教學的系統化、制度化和規范化,目的是使轄區近9萬名學生把從課堂上習得的食品安全科普常識,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家長,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以點帶面,營造人人關心食品安全的社會氛圍。
在沈陽市鐵西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餐飲大隊隊長孫盛山的帶領下,本刊記者跟隨勛望小學后勤主任張慶偉了解并參觀了該學校的食堂。雖然學生已經開始放寒假,但是勛望小學的食堂依舊干凈整潔—主食加工間的操作臺全部蓋上了罩布,魚、肉、蔬菜加工間的工具分類擺放整齊,廚房下水道也被打掃的十分干凈。張慶偉主任表示,“干凈整潔是我們學校食堂的常態,無論檢查與否、有無參觀,均是如此。為有效避免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我校分別設置魚、肉、蔬菜加工間,防止不同食材之間的交叉污染。與此同時,每一個加工間的工具我們也按照相關標準分類、分顏色設置,讓一切井井有條。”很多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往往不是因為食材不好,而是因加工過程中各種食材的交叉污染所引起,規避此類問題,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學校餐飲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加之采購過程的索證索票、記錄臺賬以及餐后的留樣等手段,最終可有效避免食品安全問題的產生。
參觀過程中,本刊記者不僅看到了井井有條的后廚食品加工區域,餐廳的布置環境也非常新穎、合理。超大LED電子屏幕設置在食堂進門處,會展示每天的菜譜;食堂的墻上被分為眾多區域,分別貼著營養膳食、六步洗手法、光盤小明星、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公示板以及相關法規制度等,既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良好飲食習慣,還方便工作人員隨時查閱相關規則。在食堂的一角還設有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實驗室,孫盛山介紹說:“檢測室會對每天新進的蔬菜、肉品等做快速檢測的抽查,一旦發現問題將立刻停止菜品的制作并與大隊聯系,由我們找專門的實驗室送檢做最終定性,從而保證學生的餐飲安全。”張慶偉補充道:“在考試等重大活動期間學校將檢測當天所有食材,而且從加工間到食堂用餐區,我們設置了10個攝像頭,監管部門可以隨時調取監控,讓學生吃的放心,也讓家長安心。”
除此之外,勛望小學還專為食堂設立了微信公眾號—“果果餐廳的話”,定期發布食品安全、節約糧食、光盤行動等內容,也會制作食安小視頻、小動畫,在吸引學生的同時,讓學生家長實時了解食品安全信息,進而達到食品安全進萬家的效果。

左:本刊記者 蔚宏奎
右:沈陽市鐵西區市場監管局啟工市場所所長 金曉軍
參觀完勛望小學后,本刊記者又來到了鐵西區心語農貿市場,在沈陽市鐵西區市場監管局啟工市場所所長金曉軍的帶領下參觀了該市場。心語農貿市場規模不大,卻能夠為附近居民提供生活的必需品,金曉軍所長說道:“該市場經營商戶有40余家,全部在指定地點統一上貨,并在進貨時索證索票,例如牛羊肉都需有進貨票據、檢疫證明,方便市場監管的同時起到有效的追溯作用。”
在市場的深處,本刊記者也看到了農產品快速檢測實驗室,兩位檢測員正在對蔬菜進行檢測。金曉軍所長表示:“農產品快速檢測室每天能檢測20~30批次農產品,檢測結果也會實時通過LED顯示屏公示于眾。老百姓購買產品后如果不放心,同樣可以拿到檢測室進行免費檢測。我們致力于做到提升百姓餐桌食品安全水平,為創建食品安全城市添磚加瓦。”
一所小學、一家農貿市場,這只是鐵西區食品安全工程的個例體現,更是沈陽市的冰山一角,還有很多學校、市場、商超等從事食品加工、銷售等場所在為食品安全做出努力,相信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將會越來越有保障。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6)上海近期發布六項 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 (2014-06-16)2013天津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報告公布
- (2014-06-16)廣東部署春節及地方“兩會”食品安全監管
- (2014-06-16)民進中央提案:構建統一的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平臺
- (2014-07-25)福喜“過期肉”丑聞令食品安全關注升溫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