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奶粉:一次鳳凰涅槃式的產業復興
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大事記
2013年12月16日
《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3版)》發布
2015年10月1日2008年之后,中國乳業度過了一段艱難重建的時光。在2008年年底到2013年年初的這段時間里,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農業部、商務部、國家質檢總局等多部門和地方政府在規范奶源、價格、質量標準等方面屢出重拳,但安全問題仍時有發生。極度失望的中國消費者開始通過各種途徑搶購我國港澳地區和國外零售市場上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屢屢造成當地乳粉市場出現緊缺。
2013年3月22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正式掛牌成立,食品安全多頭分段管理的局面宣告終結。新成立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將抓好食品質量安全工作的突破口落在了提升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水平上,由此開啟了中國乳業重建的新時代。
一次鳳凰涅槃式的產業復興
從狠抓嬰幼兒配方乳粉入手,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與國家質檢總局等部門齊心協力,不斷強化乳制品全產業鏈質量安全監管措施,寓監管于服務之中,在監管中強化服務,在服務中加強監管,為企業發展創造公平競爭、良幣驅逐劣幣的市場環境,幫助優質企業做大做強。
2015年起,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專業檢查人員,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實施食品安全生產規范體系檢查。這是發現、預防、消除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系統性風險的有效手段之一。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還為乳粉生產企業制定了食品安全追溯信息記錄規范,各地監管部門督促、指導本地區的乳企結合實際,真實、準確、有效記錄生產經營過程的信息,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實現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全過程信息可記錄、可追溯、可管控、可召回、可查詢,全面落實乳粉生產企業主體責任。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成為我國最早一批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的企業。
2016年起,食品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強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監督抽樣檢驗,從此前每個季度抽樣檢查公布一次,改為“月月抽檢、月月公開”,實現了生產企業和檢驗項目兩個全覆蓋。數據顯示,2016年國家食藥監管總局共抽檢嬰幼兒配方乳粉2532批次,有22批次被檢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不符合率為0.9%。抽檢不合格產品都屬于偶發性的質量問題,沒有系統性、普遍性或區域性、局部性的風險。2017年1~8月,國家食藥監管總局共抽檢嬰幼兒配方乳粉1762批次,其中不合格的僅有5批次。嬰幼兒配方乳粉已經成為中國最安全的食品。
復興路上的中國乳業,其目標并不僅僅滿足于“做合格的乳粉”,他們想做的是“全世界最好的乳粉”。中國乳企紛紛建立全球化的供應鏈體系,打造規范化、科學化、精細化的全產業鏈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還匯聚知名營養學家、育兒專家和乳品專家,與國內外研究機構合作開展母乳化配方奶粉研究。從遠赴海外搶購奶粉,到國產奶粉登陸海外,中國奶粉行業實現了質的飛躍。
一段重塑品牌的艱難征途
三聚氰胺事件的爆發,使原本充滿生機的中國乳業一夜之間近乎坍塌。不僅乳業本身遭遇滑鐵盧,中國制造食品的聲譽也在國際上一落千丈。
時隔9年,本土乳粉品牌依然面臨著“叫好不叫座”的尷尬。“牛奶中的三聚氰胺早就沒有了,但消費者心中三聚氰胺的陰影長期揮之不去。”魏立華的感慨道出了中國乳業最大的痛點。中國乳業過了質量關,還需再過消費者的“信心關”,喚回公眾的信任是中國乳業的下一個主目標。
?“我國是乳業生產和消費大國,要下決心把乳業做強、做優,生產出讓人民群眾滿意、放心的高品質乳業產品,打造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乳業產業,培育出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乳業品牌。”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習近平總書記的話在整個行業引起了強烈反響,很多乳企都在反思并探討:如何重塑消費信心,打造中國品牌?
目前,中國企業正在用全球最嚴標準打造世界級的中國品牌。2017年8月3日,被稱為全世界最嚴格監管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制度正式落地。截至10月11日,已發布14批配方注冊名單,共計390個配方。其中近80%的配方來自于中國企業申請。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配方注冊制實施以后,配方、品牌亂象將獲得較大改善,品牌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市場環境也將進一步好轉,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健康發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中國乳企正在以品質保障發展,以品德促進發展,以品牌引領發展,不辜負社會和消費者的信任,不斷提高中國乳業的美譽度,讓國人放心消費,讓世界刮目相看。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6)41家洋奶粉商認證 一半嬰幼兒洋奶粉或被中國淘汰
- (2014-11-06)奶粉監管應設立黑名單
- (2015-08-07)食藥監總局:美可高特、紅果奶粉檢出阪崎腸桿菌 不合格
- (2018-01-02)來~ 統計一下有多少奶粉配方注冊已通過
- (2018-08-07)國際標準化組織發布嬰兒配方奶粉檢測最新標準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