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監管應設立黑名單
當初官方對“奶粉新政”實施有兩個期望:一是提升國產奶粉質量,二是提振消費者信心。“奶粉新政”實施一年多來,大幅提高了國產奶粉質量,使進口奶粉管理和準入更加規范,市場競爭環境得到改善。但對消費者信心提升起效甚微。
筆者認為,消費者信心的恢復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企業、政府多方長期持之以恒共同的努力。從市場來看,“奶粉新政”積極鼓勵企業兼并,提升行業集中度。但實際并未從根本上消除國內奶粉企業及品牌眾多的亂象。一些小品牌將其出售給代工企業規避新政而得以保存;一方面政府發放許可證時對企業品牌并未做嚴格要求,一些企業擁有十幾個系列產品,多達幾十,甚至上百個品牌;此外,對于海外企業和品牌并未從嚴要求,大批雜牌依然存在,并披上合法的外衣。品牌多、亂將讓市場及行業陷入更加被動和混亂的境地,不利于人們恢復對國內市場奶粉的信心。針對這一現狀,筆者有以下幾個建議:
一是繼續強化法治及消費者維權意識培養。未來對新出臺的相關食品安全法及相關法規、標準,以及消費者如何進行權益維護等重要信息,借助互聯網、電視等媒體,通過多種形式進行發布和解讀。
二是引導消費者增加對國內奶粉生產環境等改善的認知??蓪⑦@一年多企業整頓、改造的成果,包括自建自控奶源、生產設施升級及相關科學監管機制的建立,做正面、客觀的宣傳。
三是在不違背WTO大原則下,通過提升技術標準來提高奶粉準入門檻,比如進口企業是否具備較強的賠付能力、代工生產企業是否具備較成熟的生產工藝、進入中國的產品品牌是否有一定歷史并在其他國家有銷售等。
四是加強對現有奶粉品牌的管理,建立奶粉品牌黑名單或信用制度,無論國內生產還是海外進口,凡是頻繁被檢測出不合格、消費者投訴較多等問題的奶粉品牌都將直接勒令退出市場。另外,加強許可證管理制度,推動生產、進口、經營銷售等許可證定期審核、定期發放,對于生產或者進口規模小、市場區域小,并在幾年沒有太大變化的產品品牌,逐步取締其生產進口許可。
五是引導、推動多種渠道快速發展。大力推進電子商務在奶粉銷售中的應用,多元化發展有助于推動渠道內及不同渠道間相互競爭。提升渠道的專業化和服務化水平,將有助于恢復消費者信心,有助于推動渠道全面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6)41家洋奶粉商認證 一半嬰幼兒洋奶粉或被中國淘汰
- (2015-08-07)食藥監總局:美可高特、紅果奶粉檢出阪崎腸桿菌 不合格
- (2017-10-13)國產奶粉:一次鳳凰涅槃式的產業復興
- (2018-01-02)來~ 統計一下有多少奶粉配方注冊已通過
- (2018-08-07)國際標準化組織發布嬰兒配方奶粉檢測最新標準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