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銅浸泡箬葉包裹粽子實驗中銅離子遷移分析
□ 石艷 章發盛 湘西州食品藥品檢驗所
摘 要:分析運用3種不同方式處理的箬葉,以及包裹的粽子中銅離子遷移變化規律。Aa系列箬葉銅離子平均值:40.77mg/kg,包裹的粽子銅離子平均值:1.49mg/kg,這兩個平均值為該地區箬葉和粽子的本底值。Bb系列箬葉銅離子平均值:516.32mg/kg,包裹的粽子銅離子平均值:1.73mg/kg。Bb系列是Aa系列的箬葉12.66倍,粽子1.16倍。包裹粽子蒸熟后,箬葉二階段變為淺黃色,沿葉脈側呈翠綠色。Cc系列箬葉銅離子平均值:1613.08mg/kg,包裹的粽子銅離子平均值:9.72mg/kg。Cc系列是Aa系列的箬葉39.57倍,粽子6.52倍。包裹粽子蒸熟后箬葉二階段變為翠綠色,說明箬葉浸泡硫酸銅溶液后,經過煮熟工藝,可以保持箬葉翠綠色,獲得較好的賣相。關鍵詞:硫酸銅 箬葉 粽子 銅離子 遷移
在日常食品監督工作中發現,部分廠商為了保持包裹粽子的粽葉的翠綠色賣相,在粽子生產中浸泡粽葉時加入硫酸銅、氯化銅等原料。這種處理方式,可能導致粽葉附著含量較高的銅,從而引起食用者銅中毒。為了預防銅中毒,本實驗通過模擬硫酸銅浸泡箬葉的處理過程,并與正常工藝進行比較,分析3種不同方式處理的箬葉以及包裹的粽子中銅離子遷移變化規律。
1 材料和方法
1.1 儀器:AA-70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生產。
1.2 樣品:箬葉,采摘于張家界市永定區;大米,永順縣松柏鎮松柏大米加工廠生產的農家香米,編為1號;恒大糧油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恒大興安綠色大米,編為2號;五水合硫酸銅,分析純,廣東省化學試劑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生產。
1.3實驗方法:GB/T 5009.13-2003《食品中銅的測定》。
1.4樣品處理方法和步驟
1.4.1箬葉一階段:3種處理方式:
①Aa系列:將A箬葉的葉柄剪掉,用容器泡水過夜。往鍋里加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將粽葉放入開水中,煮燙3分鐘后將粽葉撈出,放入籃中瀝干水分,隨機抽取3片箬葉放入105℃烘干,粉碎備檢。將a箬葉的葉柄剪掉,用容器泡水過夜。往鍋里加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將粽葉放入開水中,煮燙3分鐘后將粽葉撈出,用清水清洗一遍,放入籃中瀝干水分,隨機抽取3片箬葉放入105℃烘干,粉碎備檢。
②Bb系列:將B箬葉的葉柄剪掉,用容器硫酸銅溶液(5g溶解于2L水溶液中)浸泡過夜。往鍋里加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將粽葉放入開水中,煮燙3分鐘后將粽葉撈出,放入籃中瀝干水分,隨機抽取3片箬葉放入105℃烘干,粉碎備檢。將b箬葉的葉柄剪掉,用容器硫酸銅溶液(5g溶解于2L水溶液中)浸泡過夜。往鍋里加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將粽葉放入開水中,煮燙3分鐘后將粽葉撈出,用清水清洗一遍,放入籃中瀝干水分,隨機抽取3片箬葉放入105℃烘干,粉碎備檢。
③Cc系列:將C箬葉的葉柄剪掉,用容器硫酸銅溶液(5g溶解于2L水溶液中)浸泡過夜,將粽葉放入籃中瀝干水分,隨機抽取3片箬葉放入105℃烘干,粉碎備檢。將c箬葉的葉柄剪掉,用容器硫酸銅溶液(5g溶解于2L水溶液中)浸泡過夜,將粽葉撈出,用清水清洗一遍,放入籃中瀝干水分,隨機抽取3片箬葉放入105℃烘干,粉碎備檢。
1.4.2 將大米清洗干凈,用涼水浸泡一晚后備用。隨機抽取大米100g,置于干燥箱烘干,水分控制在12%~13%。
1.4.3 取一片粽葉,折出一個三角后放入適量浸泡后的大米,粽葉從上往下折疊,疊成三角形,用棉線綁實。將包好的粽子放進鍋內蓋好鍋蓋,2小時左右蒸汽蒸熟或開水煮熟即可。
1.4.4 箬葉二階段:分別從Aa系列、Bb系列、Cc系列剝開箬葉取出3個粽子,將所得箬葉放入105℃烘干,粉碎備檢。
1.4.5 分別從Aa系列、Bb系列、Cc系列剝開箬葉取出3個粽子,隨機抽取粽子100g,置于干燥箱烘干,水分控制在12%~13%。
2 結果與分析
檢驗結果如圖1、圖2。

圖2 原米和粽子銅離子含量
2.2 Aa兩批次箬葉的鮮葉呈墨綠色,A1、A2、a1、a2四批次箬葉包裹粽子蒸熟后變為淺黃色。Bb兩批次箬葉的鮮葉呈墨綠色,B1、B2、b1、b2四批次箬葉包裹粽子蒸熟后變為淺黃色,沿葉脈兩側部分呈翠綠色。Cc兩批次箬葉的鮮葉呈墨綠色,C1、C2、c1、c2四批次箬葉包裹粽子蒸熟后變為翠綠色。說明箬葉浸泡硫酸銅溶液后,經過煮熟工藝,可以使粽子保持翠綠色,擁有較好的賣相。

圖1 箬葉三種不同處理方式
2.4 硫酸銅可分為工業硫酸銅、試劑硫酸銅和食用硫酸銅,食用硫酸銅應該符合GB 29210-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 硫酸銅》,在葡萄酒的加工工藝、皮蛋的加工藝和發酵工藝,用作澄清劑、螯合劑和發酵用營養物質[2]。硫酸銅使用于粽子加工,屬于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
2.5 從粽子檢驗結果分析,Aa系列沒有浸泡硫酸銅箬葉包裹蒸熟的4批次粽子A1、A2、a1、a2銅離子含量:1.38~1.72mg/kg,平均值:1.49mg/kg;Bb系列浸泡硫酸銅箬葉包裹蒸熟的4批次粽子B1、B2、b1、b2銅離子含量:1.61~1.89mg/kg,平均值:1.73mg/kg;Cc系列浸泡硫酸銅箬葉包裹煮熟的4批次粽子C1、C2、c1、c2銅離子含量:3.64~15.15mg/kg,平均值:9.72mg/kg。從粽子銅離子含量平均值比較,Aa系列
2.8 GB 2762-201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自2013年6月1日開始實施,并沒有涉及到銅離子項目,GB 15199-1994《食品中銅限量衛生標準》規定,銅離子糧食≤10mg/kg[3],2011年1月10日衛生部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已經決定廢止。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附錄A,表A.1營養素參考值(NRV)銅為1.5mg[4]。從標準體系來看,食品中銅離子還需要積累基礎數據,才能夠科學地確定食品中銅離子限量。
3 結論
3.1 Aa系列6個未浸泡硫酸銅溶液的箬葉銅離子平均值:40.77mg/kg,包裹的粽子銅離子平均值:1.49mg/kg,這兩個平均值為該地區箬葉和粽子本底值。Bb系列6個浸泡硫酸銅溶液,蒸熟粽子的箬葉銅離子平均值:516.32mg/kg,包裹的粽子銅離子平均值:1.73mg/kg。Bb系列是Aa系列的箬葉12.66倍,粽子1.16倍,說明箬葉浸泡硫酸銅溶液后,銅離子遷移到箬葉之中,經過了蒸熟工藝,箬葉遷移到粽子銅離子只有本底值1.16倍,說明蒸熟工藝銅離子遷移量很小。Cc系列6個浸泡硫酸銅溶液,煮熟粽子的箬葉銅離子平均值:1613.08mg/kg,包裹的粽子銅離子平均值:9.72mg/kg。Cc系列是Aa系列的箬葉39.57倍,粽子6.52倍。說明箬葉浸泡硫酸銅溶液后,在煮熟工藝中,銅離子充分遷移,粽子銅離子平均值高于本底值6.52倍,可能會引起銅中毒。
3.2 Aa兩個箬葉鮮葉一階段呈墨綠色,包裹粽子蒸熟后二階段變為淺黃色。Bb兩個箬葉鮮葉一階段呈墨綠色,包裹粽子蒸熟后二階段變為淺黃色,沿葉脈兩側部分呈翠綠色。Cc兩個箬葉鮮葉一階段呈墨綠色,包裹粽子蒸熟后二階段變為翠綠色。說明箬葉浸泡硫酸銅溶液后,經過煮熟工藝,可以保持箬葉翠綠色,獲得較好的賣相。
3.3 從涮洗效果證明:箬葉C>c、C1>c1、C2>c2,粽子C1>c1、C2>c2。Aa系列和Bb系列,與涮洗工序沒有統一的相關性,只有Cc系列涮洗效果最好,全部呈正相關。
3.4 GB 15199-1994《食品中銅限量衛生標準》廢止后,亟需相關部門分析研究出《中國居民膳食銅暴露風險評估報告》,食品中銅離子需要積累基礎數據,才能夠科學地確定食品中銅離子限量。
參考文獻:
[1] DB 43/471-2009《食品包裝用粽葉》,第2頁.
[2]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第188頁.
[3] GB 15199-1994《食品中銅限量衛生標準》,第1頁.
[4] 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附錄A,第5頁.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