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黑餐”頻現 必須重拳打擊

2016-08-22 10:11:56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本刊記者 孫新合
       網絡外賣又出事了。這是最近幾天食品安全方面的頭條新聞。據《新京報》爆料,不少外賣店存在著嚴重問題。不僅是手續造假,而且衛生狀況更是堪憂。有些餐飲店,竟然安排員工在廁所里洗菜。不過,這也不算是什么新鮮事,因為在這之前,央視就曾曝光某些外賣網站,引發上千家餐飲店下線。原本以為,下線的不良商家會元氣大傷,起碼能讓輿論消停下。沒想到,他們這么快就卷土重來,而且愈發的囂張。當然,客觀地說,也不能把責任全部推在商家身上,網絡平臺門檻低,審查不嚴格等,都是導致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

  眾所周知,現在是網絡泛濫的年代。發達的網絡體系,讓人們省卻很大的力氣。輕輕點擊鼠標,挑選適合自己口味的飯菜,過不久,就有人送上門來。這種生活是多么的愜意,何樂而不為?其實,對于這種網絡購物的模式,我至今都沒有太大的興趣。除了曾經購買過幾本喜愛的書,再無其他網購品。我內心總覺得,無論圖片多么的靚麗,宣傳口號多么的響亮,還是不如到實體店親自挑選放心。以至于不少朋友笑我落伍。我告訴他們,很多時候,最古老的方式才是最可靠的。同樣,網絡外賣,有人熱衷于其中,有人卻對其視而不見。

  不得不承認,網絡外賣的宗旨是好的。只不過網站沒想到的是,即使把餐飲的市場拉過來一些,也不會增加整體餐飲業者的收入。再者,網站的獲利手段就是向餐飲企業收取費用。收費,餐飲加工者可以接受,但對網站利用其壟斷優勢讓餐飲企業必須執行他們的促銷計劃卻相當反感。羊毛出在羊身上,餐飲加工者自然會在飯菜上做手腳,把這些花費從顧客的嘴里摳出來,餐飲的品質從而無從保證。

  合則贏,分則輸。平臺和商戶都非常清楚這個道理。于是,他們就順其自然地走向共同的戰壕。商戶假裝報批完整的手續,網站假裝嚴格的審查,最終的結果雙方都心知肚明。至于怎么加工,賣給誰吃,他們都不會管不會問的,坑害的則是廣大的消費者。更讓人氣憤的是,多次曝光,平臺也幾乎沒有受到任何處罰,黑心商戶充其量給個下線的處罰,然后換上個馬甲重新開張。

  好在這次新聞爆出后,北京食藥監局召開了網絡訂餐平臺問題通報會。明確表示,《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將在10月1日實施。按照《食安法》規定,平臺沒有盡到審查義務,平臺將被沒收違法所得,最高罰款20萬元。這種經濟處罰,對于某些平臺和商家來說,治標不治本。想要徹底整治外賣食品問題,必須以犯罪的形式重拳打擊,方能立竿見影。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重拳 網絡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