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IT技術應對挑戰 向“未來工廠”全面轉型
□ 鹿崇 Infor大中華區商業咨詢總監
在2015年上海國際工業博覽會上。來自國際和國內的工業制造玩家競相展示了凝聚最新技術的工業解決方案。機器人、大數據、智能制造、物聯網、云計算等核心技術落地開花,而軟件則統領了整個工業自動化。無論是歐美市場還是中國市場,已經開始朝著“未來工廠”的方向全面轉型。
各個工業制造商以不同的技術視角共同邁向未來,基于不同的信息技術和運營經驗應對各種挑戰并積極滿足客戶的需求。Infor造就的“未來工廠”所具備的共同特征可讓中國制造商對“面向未來”做好準備,并能夠充分把握“中國制造2025”綱領下新的機遇。
“未來工廠”所具備一些共同特點包括以下幾點。
協作:協作工具和分享的意愿對實現真正現代化和創新而言至關重要。此外,與合作伙伴和客戶共同參與產品開發和流程改進也必不可少。
創新:企業支持和培養一種打破常規的思維文化,并鼓勵全體員工獻計獻策。這適用于新產品推出、內部流程及設施管理。
靈活:企業及時響應新機遇或市場變化并快速做出決策。
支持云:未來的制造企業越來越多地需要使用基于云的解決方案,以實現諸多優勢,例如不斷更新換代的功能、出色的靈活性及更快的實施速度。
以客戶為中心:如今中國的消費者,和世界其他國家一樣,都有著較高的消費要求,期望獲得根據個人需求定制的高度個性化產品和購買體驗。
面向垂直市場:企業需要更加專注于較小細分市場并側重于少數核心產品,這是一種有效的成功策略。
數據驅動:企業應根據實時的數據而不是過時的假設或猜測制定決策。
高效:為了在全球經濟環境中保持競爭力和盈利能力,中國制造商必須不斷提高生產效率、實現流程自動化、精簡運營流程和最大限度減少浪費。
獨特:中國制造商需要建立并提升差異化特色,并在定位和產品開發方面保持高度戰略眼光。與眾不同是保持或贏得市場份額所必需的因素。
自動化:實現現代化的壓力還擴展到了工廠車間。生產系統和流程必須得到充分利用,最大限度縮短停機時間并減少設備和人員的資源浪費。
對比上述特征,其中有多少適用于工廠?現在就是完善“未來工廠”戰略的最佳時機。
市場分析公司麥肯錫最近公布了一份名為《高效數字企業七大特點》的報告,其中強調了制造企業迫切需要采取行動。報告中寫到:“為了保持競爭力,各公司必須停止觀望和數字試驗,即刻開始向全數字企業轉型,數字試驗的時代已經結束。在經濟復蘇緩慢的蕭條環境下,數字化繼續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電子商務在美國和大多數歐洲國家(或地區)以兩位數的速度不斷增長,并在亞洲蓬勃發展。為了抓住這一發展勢頭,各公司需要加快步伐,快速向數字企業轉型。”
中國的制造企業,應緊跟智能制造的行業大趨勢,利用先進的IT技術和解決方案。對外需提升企業對于市場形勢的應變能力,加強與客戶和合作伙伴的交流合作;對內需提高企業運營效率、節約資源和成本。拘泥于傳統的流程會給制造企業造成嚴重的障礙,無法跟上整個行業和國家智能化的發展腳步。
與創新的IT解決方案供應商合作,在眾多的選擇中尋找最適合自己、最能滿足行業需求的企業管理解決方案,將會更有效地幫助中國制造企業成功向“未來工廠”轉型。Infor為制造業提供度身定制的企業管理解決方案;Infor Manufacturing具有強大的運算功能,可完美適應各個主要工業制造類別的精確要求,其中包括:機械設備、金屬加工、醫療設備、消費品、塑料制品、造紙、木材等。Infor擁有一批來自各個行業的專家,他們熟知各行業的具體需求,從而能夠根據特定的需求和挑戰為企業度身定制IT解決方案。
Infor Manufacturing是一個旨在管理整個制造業務的專用解決方案套件,涵蓋財務和調度、車間管理、質量控制和分析等方方面面。憑借對多種制造策略的支持,包括按訂單設計、按訂單配置、按庫存生產,企業將提高流程效率、更準確地管理成本優勢、更好地滿足客戶期望并加速增長,并將擁有全球供應鏈的可視性,以及所有主要利益相關者(從供應商到客戶)的系統級透明度。
用IT技術武裝自己,應對行業挑戰,向“未來工廠”轉型,中國的制造企業將在全球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7)2014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論壇即將召開
- (2014-07-11)analytica China 2014:看新興醫療診斷技術助力健康產業發展
- (2014-09-19)analytica China 2014 看檢測技術助力探索最佳的化工生產模式
- (2014-09-19)醫藥安全問題可掌控 新技術守住人類健康底線
- (2014-09-25)聚焦行業熱點展示領先技術,analytica China 2014盛大開幕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