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戰略懇談會 建言獻策
2月23日,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滕佳材在“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年會暨實施食品安全戰略懇談會”上表示,我國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與“四個最嚴”的要求相比,與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和人民群眾熱切期待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我國食品產業基礎薄弱、市場秩序失范、誠信意識淡薄、監管能力不足等問題依然突出。“這需要我們進一步凝神聚力、倍道而進,下大力氣認真加以解決”。
經濟日報社社長徐如俊表示,十三五要實施食品安全國家戰略,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人民健康、民生福祉的高度重視。而這一戰略的實施,又是一個任務艱巨、規模宏大、系統復雜的社會工程,需要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傾力投入。新聞媒體責無旁貸。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陳章良認為,通過政府的高壓治理我國的食品安全總體情況得到了好轉,惡性食品安全事件明顯減少,包括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事件在政府的嚴厲打擊下,相關人員也得到了嚴懲。對于目前的存在的問題,陳章良認為,重金屬對農作物的污染和抗生素的在禽畜肉中的殘留仍需得到關注。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表示,實施“食品安全國家戰略”的目的,在于讓消費者能夠吃的放心。通過政府、產學研各界的共同努力,從2008年至今,我國在食品安全方面已經取得了階段性勝利,“消費者信心正在恢復,全社會對食品安全關注度也在下降”。與此同時,孫寶國也提醒到,環境污染和食源性疾病帶來的食品安全風險,仍需要得到重視。他表示,“影響食品安全的環境問題不改善,食品源頭就得不到安全,源頭污染帶來的食品安全風險不亞于食品加工生產過程”。
本刊編輯 韓琪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6)修武縣食藥監局啟動夏季餐飲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 (2014-06-16)果殼網CEO嵇曉華:“不信任”仍是當前食品安全問題的主題
- (2014-06-16)南周記者蔣昕捷:理性的食品安全輿論監督需逐步實現
- (2014-06-16)劉沛:投訴舉報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渠道
- (2014-07-09)中國-意大利食品安全對話在北京舉行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