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企業質量經理必讀的10段話 解析上海福喜事件
北京華通聯食品安全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東老師有超過30年以上的事食品教學、研發、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培訓、咨詢經驗,并擅長風險管理和管理體系的頂層設計。針對此事,他認為:“在涉案的10人中,包括了兩個工廠經理。由此可見,質量經理掙錢最少,承擔的責任一點都不少。因此,從另一方面驗證了,負責食品安全管理的人,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會導致自己的安全也會出問題。”
對此,馬東老師列出了十段針對金融服務行業同時也適用于食品企業眾多質量經理的要點內容:
一、風險是永恒存在的
食品安全風險屬于非零風險。如果想消除為零,就關門大吉。好的管理是降低風險發生結果的概率而已。
二、服務于業務
當質量經理過于強調食品安全問題的結果時,往往是老板不疼,生產不愛。為什么?就是每個人都知道食品安全屬于非零風險,肯定有問題發生,但老板和生產部門希望知道發生問題的概率。因此過于強調結果,是質量經理只關注了自己的風險,而分析風險發生的概率,則是關注了公司的業務(business)。
三、動態平衡
風險與收益正相關(指在有效控制下),因此管理風險就是管理平衡,而且這個平衡是一個動態平衡。它需要你設立評價風險的維度(定性),以及對風險容忍度的指標(定量)。許多質量經理總覺得老板不肯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投入,我認為不是這樣,可能的原因是。1、老板采取冒險策略。畢竟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不能馬上變現,將錢留在出大問題后的公關,出小問題后的賠償,支出比天天投入要少。但未來食品安全問題的成本越來越高,事后補救的策略非常危險。2、老板不清楚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這個責任不在老板,而是質量經理的責任。3、老板沒有找到控制風險合適的度,這也是質量經理的責任。質量經理將風險靜止化,而非動態化。
四、積累數據
我反復強調質量經理不是管產品質量的,而是管大數據和風險績效指標的,原因就是上面提到的“動態平衡”。沒有大數據支持,質量經理只能看到風險造成的影響,而不能分析風險出現的可能。這就是老板不疼,生產不愛的原因。
五、木桶原理
網球比賽,選手是找對方弱點攻擊。風險導致的結果,大多數發生在防守最薄弱的環節。食品安全管理可以將管理分為幾個維度,如“人、機、料、法、環”等,分析以往發生問題主要在那個維度上。找到短板,就提高了風險管理的能力。據說,上海福喜加工過期產品被發現的原因就是內部員工舉報。
六、引流原則
在風險管理中,遵守4T原則;Treatment 風險控制,Turn away 避免風險,Take up 承受風險,Transfer 轉移風險。
七、用戶體驗
在風險管理中如果只有加法沒有減法,很容易造成生產部門的抵抗,它也不符合風險管理的4T原則。當有減法的時候,生產部門是會非常配合。
八、安全感
從福喜事件的判案結果看,在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后廠長和質量經理是一根繩上的兩個螞蚱。但老板還有一個更緊迫的問題,就是賺錢發工資。因此質量經理要讓老板有安全感,關鍵在于告訴老板發生已知風險的可能性。那質量經理離漲工資的日子就不遠了。
九、忽略用戶的智商
這一點主要是指操作層??系禄迷O備自動定時來控制炸雞的質量,就是忽略了操作者的智商。無論智商高低,只要設備不壞就不會出問題。因此給一線人員一個非常易于理解和操作的作業指導書,是主管們要下功夫做的。必要時用設備代替人,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至少設備沒有情緒,不會對簡單重復的工作有反感。
十、對抗性
造成風險的要素是欺軟怕硬,一旦你能夠識別造成結果的要素,那風險就不是問題。比如產品中出現金屬異物,那肯定是金屬探測器出現了問題,或者操作者沒有按照規定操作。找到原因,以后的問題會大大減少。如果再從發生金屬污染的深層去分析,可能來自原料,或設備設計不符合GMP。當將風險管理放在供應商和設備安全設計上,那出現問題的概率就會更少。
結束語,馬東老師:
我在培訓中提出一個觀點,食品質量經理應該是老板的投資顧問。如何做?就是上面的10句話,你才能成為老板的心腹。最后一句,質量經理最好是通過買賣股票來體驗風險管理。如果你在股票上還不能持續賺錢,說明風險管理的能力有待提高。
?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10-14)上海五常大米多假冒 購買時認準“公雞圖案”
- (2015-09-15)上海食藥局發布2015年第二季度食品抽檢通報 ,部分蔬菜毒死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