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網銷食品安全,監管不能“掉線”
本刊訊(記者 王翠竹)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很多食品經營者紛紛“觸網”搶占舌尖經濟,其中不乏一些自制食品經營者。各種網售自制食品以綠色健康、絕無添加、手工制作、私人秘制等宣傳語吸引顧客,很多店鋪還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定制食物的造型和口味。
與此同時,“網上訂餐”的漏洞也越來越大,不少自制食品銷售者不能提供安全證明,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目前,網絡銷售自制食品的安全監管基本處于真空狀態,建議加快網購食品監管立法進程,提高網絡食品經營主體入市門檻,明確執法主體,對網購食品的全鏈條進行監管。
執法部門一方面要改變以往的監管理念和方式,不但要加強線下的食品安全管理,還要緊盯“線上餐館”,追本溯源,線上線下一起監管,共同構筑消費者的健康防線,加強監管部門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對網上餐館提供服務審查,從而將“臟亂差”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切斷問題飯菜進入消費者之口。另一方面,從法律層面對互聯網訂餐平臺提出硬性的衛生許可要求,實現對網絡平臺和餐飲企業的雙重監管。

相關熱詞搜索:食品安全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6)上海近期發布六項 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 (2014-06-16)2013天津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報告公布
- (2014-06-16)廣東部署春節及地方“兩會”食品安全監管
- (2014-06-16)民進中央提案:構建統一的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平臺
- (2014-07-25)福喜“過期肉”丑聞令食品安全關注升溫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