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與營養問題

2015-08-24 16:50:23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食品安全與營養問題
    車曉紅   哈爾濱市道里區衛生監督所
徐宏琨   道里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食品安全與營養是一個跨多學科門類、覆蓋范圍廣泛的學科。這門學科是以食品科學和生命科學為基礎,涉及分析化學、農業科學、管理學、食品流通學、等學科。食品安全問題不僅嚴重影響我國市場濟秩序,給社會穩定帶來了巨大隱患,而且成為阻礙我國國際貿易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食品安全與營養問題的研究對我們有著重要的作用。

  食品安全與營養問題的現狀

  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溫飽問題得到了基本的解決。但我國國民也相繼出現了者膳食平衡失調或者營養過剩導致肥胖癥以及其它一些疾病的問題。另一方面,一些人則營養不良,缺乏營養素。在我國,不但農村和貧困地區居民微量營養元素攝入,而且在城市鈣、鐵的缺乏也相當普遍。由于營養問題而導致的健康問題對我國的公費醫療和醫療保險體系帶來嚴峻的挑戰。而營養問題與食品安全問題又密不可分。隨著食品安全意識的增強,消費者越來越關注飲食與健康。如何預防并控制這些不良因素的侵害,最大限度地保證食品的安全與營養,越來越成為大家關心的問題。但重安全輕營養卻是目前在食品安全問題上存在著的重大誤區。食品安全性問題營養問題的不同之處在于二者對人體健康所影響的機理不同。營養問題會導致機體由生理到病理的變化,如阜陽劣質奶粉事件;而食品安全性問題會導致機體由病理到生理的變化,如一些化學性、細菌性食物中毒,影響該階段的生理活動。因此,食品安全問題不僅僅指食品在生產、加工和消毒過程中被農藥、病原微生物、添加劑的污染程度,同時還包含脂肪、蛋白質等營養素被破壞的情況。只有將食品的安全與營養這兩個互相不獨立的問題,一并加以考慮并予以積極預防與控制,才能使食品安全得以全面保障。

  食品安全與營養問題方面存在的隱患

  (1)周邊農業問題。我國城市周邊土地資源存在過度開發、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使用頻繁的情況。加之城市工業、交通、生活、等污染影響使的土地功能和營養退化。肥料施用過多使土壤中硝酸鹽累積導致癌癥發病率偏高并可能引起面源污染等情況。

  (2)食品鏈中的問題。在種植過程中,不少蔬菜基地管理松散,而個體承包者的法律與食品安全意識較為淡薄。因此導致濃藥超標、添加劑過多、化肥過量使用等‘催肥”現象。而在產品加工方面更是令人堪憂。我國很多加工企業規模小、資金短缺、設備簡陋、自動化和集成化程度很低,加工場所的污水處理和環境衛不達標的情況屢見不鮮。

  (3)不健全的法律和執法不嚴的情況。在我國,法律法規的不健全也給違法者提供了可乘之機。我國采用的食品安全標準較之國際標準偏低,并在執法過程中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情況給我國食品安全方面帶來了巨大的困境。

  針對食品安全和營養問題的解決方案

  (1)加強對農民的教育和培訓。我們應當從源頭也就是種植環節開始入手。我國加強對農民的教育和培訓。讓他們學習先進的種植、養殖技術和先進的理念,并對他們進行一定的投資和優惠。這不僅是技能培訓而且包括增強農民的質量意識、增加農民的系統科學知識、增強農民的社會責任感,形成新一代的農民風尚。讓農民意識到食品安全和營養的重要性,因為農民綜合素質的提高才是破解種植環節食品安全隱患的關鍵。

  (2)加強企業的系統管理和質量意識。在加工生產技術日益發展、完善的今天,生產環節主要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管理問題和資金問題。資金問題主要表現在農業加工企業的資金來源渠道相對較少。若是只依靠農產品銷售和政府補貼卻是遠遠不夠的。但有些食品質量問題不是出在‘做不到”而是加工企業的系統管理意識質量意識淡泊。許多加工老板都缺少足夠的科學知識和道德素質作為企業發的展理念,因此而生產出不營養、不安全、甚至對人體造成傷害的產品。而這些,只有政府部門加大對生產企業教育和監督才能得以完善。

  (3)改革和完善制度。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應當主要涉及土地制度、稅收優惠、資金扶持等。我們建議加快實行制度性改革、并加大稅收優惠力度。除此之外,增加貸款便利性和優惠力度、增加農業扶持基金并鼓勵其他專項扶持資金類似于對種植業、養殖業、飲水的扶持。監管職能的統一和完善是保證食品安全重要的組成部分。相關部門應該細化食品從源頭到超市貨架到餐桌的個環節,做到有規劃的監管。我國食品安全監管應實行‘分段管理,多頭領導”模式。分工和責任不明容易造成政出多門、效率低下的局面。我國還應加大財政支持完善食品監測體系、提高對在食品安全方面有違法行為者的打擊力度并鼓勵廣泛參與的社會監督。我國應建立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食品和其他產品一樣,在研發、生產過程中,都會出現一些缺陷。對于某些食品而言,食品安全缺陷就有可能威脅到人的生命。因此,食品生產企業應長期跟蹤研究自己的產品是否安全,一旦發現存在安食品安全問題應當立即召回產品。食品安全好壞,與從種植到銷售產業鏈上各參與者的素質都密切相關。在強調治理的同時,要讓所有敢以身試法的不法商人被天理所不容。這樣才能創建食品營養安全的良好文化氛圍并讓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作為消費者,我們應當掌握食品安全知識。學會正確選購、保存、食用食品,提高自我防護意識,舉報投訴所購“問題”食品,讓問題食品在我們的監督下無處可逃。

  綜上所述,我國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任重道遠。我國應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的法律體系建設,統一食品安全標準。除此之外,應當增設公益性的食品安全檢測中心,加強社會監督和行政執法力度。政府應加大懲處力度并提高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強化食品生產者為食品安全責任主體的意識。食品安全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只有完善國家的制度、加強監督懲處力度、提高人民的素質,才能推動我國食品安全工作健康發展 。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食品安全 營養 問題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