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進口食品的安全現狀分析
在沙龍活動中,費老師首先向大家介紹了2005年至2014年我國進口食品貿易額的情況。
費老師說,從2005年我國進口食品貿易額為112億美元至2014年我國進口食品貿易額已經增長至482.4億美元,整體屬于較快速的增長。但在2013年和2014年的數據中顯示,這兩年的進口食品貿易額增長緩慢。對于增長緩慢的原因,費老師說,第一是因為乳品行業需要進行注冊,如此一來,過去大批量進口的乳制品因未通過注冊而嚴禁進入我國;第二是在2014年“3.15”事件曝光以來,對進口食品的類別進行了控制,例如膠囊類的食品已嚴禁進入我國;第三,我國對進口食品施行了追溯制度,加強了后續的監管,這也導致了部分食品未能進入我國。
費老師表示,在2014年我國從192個國家和地區進口了食品,其中進口貿易額占據前十位的是歐盟、東盟、新西蘭、美國、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俄羅斯、阿根廷和韓國;在2014年,我國進口食品中占據比例最高的是乳制品,接著依次是油脂及油料類、水產及制品類、肉類、糧谷及制品類、酒類、糖類、飲料類、其他加工食品類、罐頭類等,這前十類占到了20014年進口食品貿易總額的94%;在2014年我國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的種類中,糕點餅干類不合格產品高達657批次,其他不合格產品依次是飲料類、糧谷及制品類、糖類、罐頭類、乳制品類、酒類、調味品類、水產及制品類、其他加工食品類、干堅果類。
根據調查顯示,2014年我國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來源地的情況中,歐盟竟然高達968批次,中國臺灣達到773批次,依次是東盟、美國、韓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中國香港和土耳其。在我國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不合格原因情況中,因品質未合格的進口食品有732批次,因農獸殘而導致不合格的食品達到了38批次。
費老師說,我國對不合格的進口食品進行了處置。在去年,其中41.77%的食品退回了原產地,58.11%的食品進行了銷毀。以此看來,我國對進口食品的監管已越來越嚴格。(未完待續)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7-09-07)河南省“三品一標”發展現狀座談會在鄭州舉行
- (2017-09-08)河南省發布“三品一標”發展現狀
- (2014-10-29)我國將梳理整合 食品安全標準
- (2016-02-04)獸藥濫用成我國四類食品安全問題之一 需引起重視
- (2018-04-25)透過“兩會”看我國的食品安全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