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利川市食藥監局 監管工作亮點紛呈
“四輪驅動”落實“兩個責任”
嚴格按照各級黨委的要求,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四輪驅動”推動黨風廉政建設,把“兩個責任”落到實處,堅持黨組書記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科室負責人具體抓、紀檢抓監督,使黨風廉政建設做到個個遵守,人人明白。
“例會制度”自曬工作“家底”
按照“每時一待命,每天一安排,每周一小結,每月一例會”的日常工作措施,要求系統干部職工時刻保持高度集中,對局、所及稽查大隊所安排的各項工作,確保召之即來,來之及戰。對每天的工作要有新安排,機關各股室、稽查大隊、各所對每周的工作要按時上報到局辦公室。每月一次例會,在例會上,局班子成員、稽查大隊、各股室、各所要自曬工作家底,匯報當月的工作以及存在的問題和下月工作安排。
“1122模式”覆蓋“四品一械”
按照“在監管中服務、在服務中監管”的理念,探索出“1122”監管工作模式,即:一名班子成員,分管一個股室,帶領兩名稽查隊員,負責兩個鄉鎮(辦事處)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各分管領導和相關股室根據自身的職能職責和業務情況,在局黨組的統一安排部署下,分工合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實現了全市食品、藥品、保健品、化妝品和醫療器械監管全覆蓋。
“2+3工作法”充足基層“底氣”
基層監管力量不足,是目前該系統最大的困難,多數鄉鎮常駐人口均在5萬人以上,一般的鄉鎮只有3名監管人員,稍大一點的鄉鎮也只有4名監管人員,加之執法裝備短缺,執法車輛尚未配備等困難。該局在全系統推行“2+3工作法”,即:局領導班子成員、機關股室工作人員和稽查執法人員每周至少2天到14個基層所開展監管工作,3天在局機關處理日常事務。系統機關和稽查大隊共有40余人,每周將有100人(次)到基層工作,充實了基層監管力量,使基層監管工作“底氣十足”。
“一張網格”兜住監管“盲區”
食品藥品安全風險仍然存于生產、流通、使用等各個環節。在食品領域,小作坊點多面廣,“流動餐車”隊伍龐大,流通經營秩序不規范,生產加工環節假冒偽劣問題突出,農村餐飲單位、學校食堂、建筑工地、民辦幼兒園等食品安全風險大;在藥械領域,鄉村藥店、私人診所、村衛生室成為假劣藥品流入的主渠道,逢集擺地攤賣藥、走村串鄉以非藥品冒充藥品銷售等違法犯罪行為時有發生,這些問題不容忽視。該局以社會服務管理網絡為平臺,建立和完善了市、鄉鎮(辦事處)、村(社區)三級網格的食品藥品安全服務管理網格體系,構建了全覆蓋的食品藥品安全服務管理網絡。目前,東城、都亭兩個辦事處已經全面啟動此項工作。
“局所聯姻”給力社區“士氣”
食品藥品的生產流通和消費主要在城區,都亭、東城辦事處境內的食品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不少于8000戶,兩個食藥監所的工作人員還不足10人,無法擔當如此重負,整個工作處于應付狀態,對此,該局采取“局所聯姻”措施,給力轄區內社區監管力量不足的薄弱環節,即:局機關8個股室和7個稽查中隊,包片聯系16個社區,與食藥監所一起駐點負責社區內“四品一械”的日常監管。
“執法模板”留下監管“痕跡”
由于執法隊伍素質能力參差不齊,為了業務不熟悉者和新隊員很快進入角色,實現“痕跡化”管理,該局印制了《利川市食品藥品監管手冊》,分別編制了食品、保健食品、藥品、化妝品、醫療器械“監管模板”,該模板涉及到食品藥品日常監管的方方面面,便于操作。
“對口幫扶”助力企業“騰飛”
我市的食品藥品基地建設和生產經營GDP可達到30多億元,積極支持、著力培植食品藥品產業是食藥監局的工作重心之一。對此,稽查大隊采取“對口幫扶”措施,為企業服務,其中,藥械中隊結對幫扶14家醫療機構和藥品生產企業,食品生產中隊對口幫扶13家食品生產企業,食品流通中隊結對幫扶市內所有1000平方米及以上超市和批零兼營的總代理、總經銷企業,餐?;嘘牻Y對幫扶市內的大型酒店、大型餐飲單位和市直一至五中、市民族中學、市職校、銅鑼壩中學等。
“全裸曝光”贏得群眾“喝彩”
在中國利川網、利川食品藥品監管局內部網站公布了2014年“十大典型案例”,同時對2014年抽檢不合格的食品藥品也進行了“全裸式”曝光,這些信息公開后,點擊率很高,全市人民叫好不絕。
“督查暗訪”約束隊伍“規矩”
黨組成立督查暗訪組,專門督查系統內干部職工執行制度、遵守紀律、完成工作以及“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堅持每月在系統內下發一期《督查通報》,通報內容到股室到個人,目的在于要求系統職工循規蹈矩。
(李利冰、董玉明、李建平)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5-06-25)湖北省啟動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
- (2015-09-25)湖北設立“食藥警察”機構負責食藥刑偵案件
- (2017-08-12)湖北省食藥局:3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沃爾瑪武漢光谷分店存
- (2017-09-22)政策圖解丨一圖讀懂修訂舉報獎勵辦法六大亮點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