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銀行臨保食品捐贈運輸儲存全程(組圖)

臨保食品得這樣

臨保食品運輸鏈
出身、門檻、監控、核對……新快報記者全程跟蹤臨保食品捐贈、運輸儲存過程
“食品銀行”引進廣州,馬上引起社會各界關注。不少人認為這能夠成為公辦慈善的一項有益補充。為福利院、養老院等機構以及社會流浪乞討人員募集食品,不僅改善被救助者的生活,還可以減輕福利機構的經濟負擔。但與此同時,也引起公眾的不安—臨保食品是不是等同于過期食品、變質食品?在捐贈過程中會不會產生問題?如何能夠確保運輸過程中的臨保食品不過期?對此,昨日,新快報記者全程跟蹤“食品銀行”臨保食品捐贈、運輸儲存全過程。
“食品銀行”臨保食品的自白書
“出身”高
我們是食品銀行內的臨保食品。食品銀行雖然也叫銀行,但它和普通銀行毫無關系,是一種專門接濟困難人群、發放食品的慈善組織。在西方普及度很高,在比利時每年更是有10萬困難人員從“食品銀行”獲得免費食物。而廣州的“食品銀行”,在昨天也進行了第三批次的食品捐贈。
雖然“臨保”的意思,是指臨近保質期,但是你們知道么,離保質期還有五分之一時間的食品,其實都是臨保食品。離變質、過期食品仍有一段較長的時間。而想進入到食品銀行內,變成像我們一樣成為食品銀行的臨保食品,更是要經歷許多門檻。
因為我們主要對口是給老人食用,所以首先我們的出身都很高。我們都是從通過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的批發企業進入商場。同時我們基本上都是可追溯產品,可從農田到市場全程可追溯。
全程監控
在商場中,我們也受到了嚴格管控。商場根據我們保質期的長短,設有預警期和撤架期,進入預警期的食品即為臨保食品。例如某個保質期限12個月的食品,在其保質期剩余45天時就已屬于臨保食品。而這時,商場會根據我們種類進行單獨列架,并給老人院開出清單。
并不是說所有清單上的臨保食品,都會成為我們食品銀行的臨保食品。老人院在接到清單后,會對清單上的貨物進行選擇,一些不適宜老人食用的食品,這是會被剔除。比如:脂肪含量高的食品、糖分高的食品,都不屬于我們的行列。
與此同時,還會有專人來管理我們。對我們臨保食品的品質進行全程監控、實施跟蹤管理,并進行持續的、嚴格的檢查。對于檢查過程中所發現的,例如生產日期或保質期模糊、包裝破損、標簽信息不完整、真空漏氣、變質等問題的臨保食品,商場也會將其剔除出我們的行列,視為過期食品。
三方核對
當我們經過商場、廣州市慈善會和老人院三方核對、驗收等手續后,我們就坐著車來到廣州老人院。這時,老人院會將我們進行分類。比如,牛奶等易壞的食品會被送到老人院總務部,轉交食堂,進入冷庫儲藏保管。而其他,如堅果、零食類的食品將交由老人院社工部保管。
在當天或第二天,我們就會被送到各個園區,由園區工作人員在早餐時間、老人活動、午間茶聚等環節配送給老人食用。早餐時間會有專職工作人員將牛奶、果汁等現場拆封加熱后,送到每個老人的房間,倒入老人自己的杯中,讓老人飲用;麥片、蜜糖、餅干等會在老人活動、午間茶聚時間由工作人員現場拆封、分發或沖泡好給老人食用;罐頭則會送到老人院廚房,由廚房工作人員拆封、裝盤。
有問有答
“食品臨近到期,很可能一不留心就過期了,
會不會幫人變害人?”
Q:面對 “食品銀行”這一公益慈善項目,人們最先想到的是:“食品臨近到期,很可能一不留心就過期了,會不會幫人變害人?”
“安全肯定是第一位的。我們肯定要確保這些用作捐贈用途的食品處在保質期內送到受贈者手中。”廣州市慈善會秘書長汪中芳表示,由于該項目已在國內其他城市運行成熟,發起方已經形成了一套保質期指導數據,“牛奶、面包、餅干,每一樣進入‘食品銀行’的食品,我們都有嚴格限定和給使用方一個指引。”
Q:既然捐贈臨近到期食品到“食品銀行”,不但避免浪費,還能幫助人,有熱心市民提出:我們能不能將家中臨近到期食品捐出來呢?
“這在國外已經開展了,在國內似乎還未運行成熟。”發起企業負責人稱,“食品銀行”起源于美國,后經加拿大傳入歐洲。如今已遍及歐洲13個國家。在國外有很多公益慈善組織參與到“食品銀行”的運作當中,為不同群體分享“食品銀行”的食品服務,他認為,國內也可參照國外成功經驗,引導市民捐贈家庭富余的臨近到期食品。
知多D
國內外是如何處理臨保食品的呢?
美國在遵守新鮮食品和有包裝食品標簽方面有嚴格的設計管理。超級市場一般會把即將到期的食品放在消費者觸手可得的位置,或者是大幅度打折,鼓勵消費者優先選購。而在澳大利亞,超市對于快到期食品的措施是大幅多次降價。如果超市員工發現快到期的食品,他們會在食品包裝上用別的標簽覆蓋在原來的條形碼和價目之上,然后重新貼上新的價目和新的條形碼。離過期的日期越近,在食品的外包裝上貼的更改過的條形標簽就越多。韓國對食品的流通期限也有嚴格規定,商品包裝上大部分都是標志著流通期限,而不標志生產日期。
我國工商總局發文規定,要求食品經營者對臨近過期食品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有關標準允許不標明保質期的食品,不設臨近保質期。其中特別規定了大中型商場超市應設置臨近保質期食品專區或專柜,并在醒目位置標明“臨近保質期食品銷售專區”或“臨近保質期食品銷售專柜”字樣。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6)專家解讀4項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 (2014-06-16)甘肅出臺新政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
- (2014-06-16)從臺灣“黑心油”看食品摻假
- (2014-06-16)九成受訪者最擔心嬰幼兒食品安全
- (2014-06-16)釋疑轉基因食品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