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食品多為“玩”概念

2015-06-09 15:27:51 來源: 光明網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市場出現了許多形形色色的養生食品,除了一些號稱無糖、低脂的食品外,有些還打出具有某種功效。業內人士指出,養生食品多為商家為促銷而制造的噱頭,想食品發揮功效并不可靠,要起治療功能更不可能。

  “市場上有一種猴頭菇餅干,據說有養胃的功效,很適合有胃病的人食用。馬上要到端午節了,正不知給長輩送什么好,這種餅干也許不錯。”家在升平路的李先生與同事聊起了養生食品。

  據李先生介紹,這種猴頭菇餅干是用猴頭菇為原料制作的一種養生食品。猴頭菇性平味甘,有利五臟、助消化、滋補身體等功效。這種用猴頭菇制作的食品既有猴頭菇的藥效,同時又具有餅干的口味,據稱能讓消費者在享受口福的同時起到調節腸胃的作用。

  記者走訪多家超市、商場發現,這種猴頭菇餅干確實在很多地方有售。除了這種猴頭菇餅干,還有其它松茸、枸杞等養生餅干。這些食品的價格比一般食品貴出不少。如猴頭菇餅干,價格從幾十元到近百元不等,比同規格的同類食品價格高了許多。

  據了解,食品因加了某種成分而被賦于養生功效、甚至治療功效。但是食品真的有這些顯著的功效?

  醫院的曾醫生告訴記者,一些食材確實具有中藥的效果,有部分食材也可用作中藥。但中藥往往是多種成分起作用,且應該在一定量的情況下才能發揮療效。中藥本身是通過調節人體功能來達到治療的效果,見效本來就比西藥慢。如果指望加一點中藥成分就能達到治療的功效,是言過其實。

  曾醫生表示,治病要靠藥來治,靠食品治療疾病的想法是很幼稚的。目前有不少人存在食療的錯誤的念頭,把食品當藥品,其后果就是耽誤病情。他說,那些超市出售的都是食品而非藥品,上面的批字號是食字號而非國藥準字號的,這就表示它沒有什么療效,更談不上治病了。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概念 食品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