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美國食源性病原體控制喜憂參半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食源性疾病處的Patricia Griffin博士說:“食源性病原體的情況不盡相同,但總體局勢不佳。”
盡管一些地區取得了進展,但是美國的衛生官員在沙門氏菌和彎曲桿菌總體比例的控制方面沒有成果,而因這兩種病原體患病的人數是最多的。
5月14日(周四),Griffin在對報告發表評論時稱:“對沙門氏菌和彎曲桿菌的控制若要有所突破,肉業或家禽行業中需要發生廣泛的變化。”
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檢驗局(FSIS)的David Goldman博士稱,食品安全檢驗局已經擬定了削減沙門氏菌和彎曲桿菌感染的執行標準。新的規則將影響到雞塊、雞肉粉和火雞產品(經過機械去骨并切成小塊的產品)。
Goldman在一次電話會議中說:“我們預計,新標準預計在兩年內可阻止50萬起沙門氏菌和彎曲桿菌感染的發生。”
Goldman還表示,食品安全檢驗局同時發布了對經機械加工的牛肉產品進行清晰標識,以及提供詳細的烹制指導的最終規則。
報告顯示,與禽肉、牛肉以及其他食品污染有關的鼠傷寒沙門氏菌引起的感染與2006-2008年這一時期相比下降27%,仍延續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下降趨勢。
但是彎曲桿菌、弧菌和兩種不太常見的沙門氏菌,即Javiana和Infantis血清型的污染在這一時期出現上升。如果包含所有血清型的沙門氏菌,則意味著2014年的沙門氏菌污染控制工作沒有什么變化。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計劃于今年夏季末公布《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的最終法案,這是對美國食品安全方案的全面改革。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5-01-08)沙門氏菌被美國列為食源性疾病花費最高的15大致病菌之首
- (2016-05-19)美家禽加工商將面臨更嚴厲的病原體控制標準
- (2014-07-04)質檢總局回應中國食物致美國寵物死亡:缺乏根據
- (2014-07-04)美國科學家擬人造牛奶 預計三年后能上架銷售
- (2014-07-07) HOTELEX攜美國食品出口協會貿易代表團登陸成都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