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專家:轉基因食品比一般食品安全
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
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彭于發研究員給記者列舉了以下一系列的數字:從1996年至今,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從170萬公頃,飆升到6770萬公頃以上,升幅超過40倍;在轉基因作物最早投入商用的美國,目前市場上超過70%的加工食品含有轉基因成分;自從轉基因食品推向市場以來,只出現過兩例嚴格意義上的損害人們健康的情況,而且這兩例情況都不是因為轉基因食品本身含有毒素,而是由于消費者的過敏體質引起的。
“經過世界范圍近十年的檢驗表明,轉基因作物由于其優良的自身素質,不受蟲害,不用農藥的特性,由其制成的轉基因食品實際上具有比一般食品更安全的特性。”彭于發研究員肯定地說。
轉基因標簽與安全無關
一直以來,有部分人始終認為,轉基因食品可能對人的健康產生意想不到的損害,因而對貼上了“轉基因食品”標簽的產品敬而遠之。“確切來說,轉基因標識和產品的安全性并無聯系。”國際生命科學學會(ILSI)中國辦事處主任陳君石研究員這樣明確地告訴記者。“給轉基因食品貼上標識,是對大眾知情權的尊重,并不涉及到食品安全問題。”
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的另一位委員羅云波教授則坦言,“根據規定,我國的所有轉基因食品都應該貼上識別標識,但實際操作中由于給所有產品貼上標識的巨大成本,這項規定并未能得到完全的落實。不光是我國生產的產品沒能完全做到這一點,就連進口的大豆油、色拉油等等轉基因產品也未能全部貼上標識。”
中國市場上有哪些轉基因食品
在中國市場上究竟有多少轉基因食品呢?根據我國轉基因生物管理的權威部門———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提供的官方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正式批準投入商業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只有兩種:一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蟲棉,另一個是延遲成熟的番茄,其中抗蟲棉的種植面積2003年已累計達到4000萬畝,而番茄則還處于小范圍種植階段,僅10000畝;而進口的轉基因食品局限在大豆、玉米、油菜等領域,主要制成品有大豆油、色拉油等。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7-28)非法轉基因稻種流向市場,農民偏愛“抗蟲稻”
- (2014-07-29)農業部回應武漢非法種植轉基因水稻:嚴查絕不姑息
- (2014-08-06)檢測漏洞? 多數糧食無法檢測出轉基因
- (2014-09-22)轉基因食用油標識不清 71名律師提訴訟
- (2014-10-27)使用“轉基因”食品要堅持謹慎、公開、透明原則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