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放心 源頭需良心
——三全集團創始人陳澤民入資噴施寶茶葉專用肥
全國人大代表、我國速凍食品領軍企業——三全集團創始人陳澤民,日前入資廣西噴施寶集團,共同發展茶葉專用肥。這是中國茶葉界繼去年聯想控股旗下的佳沃集團投資龍井、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投資普洱茶之后,中國又一企業界大佬進入茶產業。不同的是,這次三全集團董事長陳澤民并沒有直接投資做茶產品,而是從茶園管理開始,投資放心源頭。
中國是世界茶葉大國,歷史悠久,地位顯重。但中國茶葉在國際、國內市場中還沒有占到足夠大的份額。這其中原因眾多,但最核心的問題并非政策和經濟,而是品質!難以生產出讓國內外消費者足夠放心的杯中茶,就難以締造出讓順差堅如磐石的茶葉產業化。中國茶葉的安全程度始終在風雨飄搖中,生產源頭和品質安全是癥結。
從農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源頭治理理念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也得到眾多食品企業的支持和踐行,三全集團或為其中翹楚。三全集團董事長陳澤民先生不僅是我國第一顆速凍湯圓的發明者,速凍食品的開創者,更是連續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多年來,他將大量精力放到了調查、研究食品安全方面,并多次在全國“兩會”上就食品安全問題進行提案,呼吁“食品安全是全社會的責任,應從源頭抓起,從政府到企業,從媒體到公眾,齊抓共管才能見到成效”。近年來,陳澤民通過多次深入茶行業調研,發現消費者最關心的是茶葉農藥和化肥殘留問題,這是不科學的市場結果,茶葉安全與否關鍵在種植過程而非市場營銷。
中國茶葉的生產格局多為茶農自發種植、散產零銷,集約化程度較低,政府和龍頭企業的科學引導和指導亟待深入。政府有關部門及時指導茶農科學合理的用藥、施肥,有助于茶農種植出安全質優的茶葉。陳澤民調研認為,合格的產品是生產出來的,不是檢測出來的。政府的監管重心應放在預防而非事后抽檢;監管力量應重點放在生產環節而非檢測環節,否則不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安全問題,還會提升茶農和整個社會的成本,導致消費者花更多的錢卻沒有買到合格的產品。
可見,放心食品進入市場,源頭良心生產是關鍵。農業種植的生產環節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可控性最強的莫過于肥料營養培植和農藥病蟲害防治,這也是為何消費者在選購茶葉時十分注重葉片品質與農藥殘留的原因。
目前我國茶葉種植中的肥料使用是茶園管理難點,茶葉長在高山上,交通不便,人力成本逐年增加,施肥成本越來越高。2014年4月1日起開始執行的新版《有機食品認證管理辦法》,對有機茶園在肥料方面的選用也更加嚴格。施用什么樣的肥料才能保證出產的茶葉是有機茶,茶企和茶農難以選擇。三全集團董事長陳澤民此時注資廣西噴施寶股份有限公司,也正是多年來深入調研茶葉產業鏈條,十分關注茶葉源頭健康,充分肯定噴施寶肥料品質的緣故。
過去長期以來,中國耕地由于大量施用化肥、農藥等,導致殘留在土壤里的農化產品對土壤造成了嚴重破壞,有害物質深埋土壤幾十年揮之不去,有的地方甚至挖掉又重新換土。針對這一問題,成立于1985年,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葉面肥企業廣西噴施寶股份公司于2014年3月,在北京向全國十大重點產茶縣、十大著名茶企捐贈了價值1000萬的茶葉專用肥,并得到了試用方認可。茶農和茶企反映施肥后不但能增加茶葉產量,更重要的是改變了茶葉的品質,使得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顯著提高,解決了茶葉多年來的頑疾——降低農殘、改良土壤。其生態螯合技術,豐富的氨基酸以及多糖有效地減輕了化肥對茶葉的傷害,還能提高茶樹抗逆性,減少農藥殘留,更能減少茶樹根系對于重金屬元素的吸收,化解了中國茶園管理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食品安全需要社會共治,源頭生產需要社會公知。企業界,尤其是德高望重的食品企業界大咖本著健康科學與社會責任的態度參與食品生產,與有能力有信念的源頭企業聯合,不失為保障公眾身體健康,維護食品市場良性發展的良好范式。
(健言)

相關熱詞搜索:茶放心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