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權威,大匯總:兩會期間食品安全專家發言集錦(上)
·全國人大代表、今麥郎日清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范現國:食品安全保障管理是系統工程,其中原材料的選擇尤為重要。企業要做到“守住良心底線”,要生產出“可以給自己孩子吃”的食品,不能出現了為了節約成本而忽視原材料選擇的情況。
在談到產品創新時,范現國表示,以方便面產品為例,簡單的增加售價,不會讓消費者感覺到產品應有價值。他表示,“今麥郎今年下半年要推出一款顛覆性的方便面產品,我的孩子也在參與產品試吃,希望產品出來后大家多提意見”。
對于近來頗受關注的食品安全教育話題,范現國認為,食育教育應從娃娃抓起。他表示,希望通過在中小學開展食育教育,提高青少年兒童食育知識,促進全社會對食品安全事件的理性看待,避免出現因不當食品安全信息出現造成恐慌情緒。
·全國人大代表、南方黑芝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賴學佳:目前農副產品仍屬于《農產品質量法》管理范疇,相比于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現行監管辦法在處罰等方面過于薄弱。
賴學佳表示,上游農副產品本質仍屬于食品,其品質高低對下游食品企業產品質量影響巨大。他希望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能將農副產品納入監管范疇,進行通盤管理,避免出現“下游倒逼上游”的情況出現。
·全國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盧慶國: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有很強的恐懼心理。他舉例稱,公眾對食品安全的恐慌情緒,導致了國外廠商對國內食品企業產品的不信任。其公司的辣椒紅素產品想出口到美國,需要先出口到印度,再由印度的經銷商出口到美國。
“對于胡蘿卜素、花青素消費者認為都是有益身體健康的物質,但用到食品中,這些都屬于食品添加劑,消費者很排斥。”盧慶國認為,除了政府部門要提高食品從業門檻以及建立企業誠信記錄之外,食品知識科普工作非常重要,應培養公眾理性對待包括食品添加劑在內的食品安全熱點事件。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法制司副司長陳谞:2014年的6月和12月份,全國人大常委會議就《食品安全法》分別進行了一審和二審,預計今年上半年,全國人大可能就會出臺這個修訂后的《食品安全法》,可能快的話上半年就會出來。”,此次修訂工作的思路包括更加突出預防為主;建立最嚴格的全過程控制;創新食品安全的監管制度;建立最嚴格的法律責任制度;突出食品安全制度共治體系。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巡視員高伏:我國食品產業結構布局散、企業小、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還比較突出,調整產業結構要提高大企業、大集團、產業園區的比重,要加深和提升面向中小企業的公共服務的建設,要鼓勵新的食品產業業態的發展,并且通過政府的規劃、政策、標準等等手段來推進這方面的工作。在食品產業領域還要加深新型工業化的食品產業和現代化的農業產業要協同發展,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加強全產業鏈的發展,加強原料基地、質量保障方面的建設。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6)修武縣食藥監局啟動夏季餐飲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 (2014-06-16)果殼網CEO嵇曉華:“不信任”仍是當前食品安全問題的主題
- (2014-06-16)南周記者蔣昕捷:理性的食品安全輿論監督需逐步實現
- (2014-06-16)劉沛:投訴舉報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渠道
- (2014-07-09)中國-意大利食品安全對話在北京舉行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