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專家陳君石深度全面剖析解讀食品安全熱點問題
對于食品安全的誤讀問題以及食品安全到底有幾層含義等問題,陳君石院士談到:現在食品安全在老百姓心中問題很大,那么到底什么是食品安全問題?或者說食品安全問題到底包括哪些呢?世界衛生組織定義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造成有害作用的公共衛生問題”,這里面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食品中有有毒有害物質,另外一個是要對消費者的健康造成損害或者說潛在的危害。實際上例子很多,比如蔬菜里面的農藥殘留超標;再比如你吃壞了拉肚子,盡管是在家里吃壞了拉肚子。
所謂食源性疾病,這都是符合剛才所定義的食品安全問題。但是還有另外幾類問題,人們往往也把它認為是食品安全問題,比如說商家銷售食品的存在缺斤短兩現象,這應該說不是食品沒有問題,是質量問題,不會對消費者健康造成任何危害。另外關于假冒偽劣問題,假冒偽劣的問題在我們現在中國應該說是汪洋大海,誰都碰到過,但是我想告訴大家的絕大部分的假冒偽劣的食品不會對消費者健康造成危害,這可能大家并不太同意,但確實如此。
三聚氰胺這樣的假冒偽劣確實對消費者健康造成危害,但絕大部分的假冒偽劣是不會對消費者健康造成危害的,那么這一類盡管從我們專業上認為假冒偽劣不是等同于食品安全問題。除了剛才解釋的原因以外還有一個道理,就是假冒偽劣不僅僅是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事情,它是一個警察要管的事情,因為它是明顯的犯法行為。在國際上把這個假冒偽劣叫做欺詐,我覺得比我們中國的假冒偽劣更合適一點,叫做食品欺詐。
假如我們把所有的食品質量問題都算作是食品安全問題,無形中就大大夸大了食品安全問題的適量,這正是老百姓感覺到食品安全問題多的重要的原因。所以大家了解了這個以后,只需要知道一點,不是所有的食品出了問題都是食品安全問題,其中有很多是純粹的質量問題,質量問題當中只有極少數的會影響消費者健康,而大多數不影響消費者健康。
其次,針對怎樣更好的規避食源性疾病,陳君石院士談到:首先是要解決一個認識問題,食源性疾病剛才主持人說是頭號難題,更確切地說是頭號食品安全問題。因為食源性疾病首先解釋什么是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就是致病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甚至于還可以包括寄生蟲,污染了食品,人們吃到了這樣一些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吃進去以后生病甚至于死亡。
我們大家都知道霍亂、痢疾、傷寒,甚至于現在老百姓都知道有致病性大腸桿菌等發生的一些食物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就是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一般指的是爆發若干人在一起,即使你在家里吃壞了拉肚子,實際上也是食源性疾病。所以從危害消費者健康出發,食源性疾病肯定是最主要的食品安全問題。
對于食品添加劑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陳君石院士談到:很多消費者都認為食品添加劑是我們很重要的,或者是最擔心的食品安全問題,食品添加劑是我們現代食品加工業的靈魂。另外,醬油,醬油是傳統調味品,沒有防腐劑的醬油是有可能的嗎?你愿意用長霉的醬油還是現在我們的醬油,現在的醬油保質期是一年半,甚至于更長一點也壞不了。
所以食品添加劑、食品加工是必須的,傳統的鹵水點豆腐不也是添加劑嗎?沒有鹵水能點出豆腐來嗎?當然現在有更多的可以點豆腐出來的東西了,但是食品添加劑是必須的。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天天吃的不一樣,食品添加劑是加那么一點,它不是主要的。比如說巧克力,巧克力的主要原料還是可可粉,還是糖,至于加點添加劑、乳化劑那是很少量的。所以食品添加劑的量都是很少的,在這種少量的情況之下,我們人有足夠強大的新陳代謝的能力。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6)修武縣食藥監局啟動夏季餐飲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 (2014-06-16)果殼網CEO嵇曉華:“不信任”仍是當前食品安全問題的主題
- (2014-06-16)南周記者蔣昕捷:理性的食品安全輿論監督需逐步實現
- (2014-06-16)劉沛:投訴舉報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渠道
- (2014-07-09)中國-意大利食品安全對話在北京舉行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