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食品健康的謠言與忽悠20強

2014-12-18 14:20:25 來源: 澎湃新聞網(上海)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我們的生活中從來不缺乏謠言。謠言的產生和傳播遠遠比辟謠來得迅猛。2014年即將過去,讓我們來盤點一下這一年中食品領域的20個主要謠言與忽悠。

  第一類:永不消逝的“經典名謠”

  這一類的謠言不是今年才出現的。只是年復一年地傳播著,并且逐漸加入新的內容。

  1、小分子膠原蛋白: 5星

  林志穎推出的“愛碧麗”膠原蛋白飲品遭方舟子打假

  去年膠原蛋白被打了個七零八落,不過一些人用不靠譜的理由去打,被推銷膠原蛋白的商人們抓住漏洞卷土重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林志穎的“小分子膠原蛋白”。真實情況是:小分子膠原蛋白(或者膠原蛋白)消化吸收的速度更快、一些膠原蛋白小肽能夠被吸收進入血液,但是這說明不了它們有助于美容抗衰老。

  2、轉基因:5星

  轉基因始終是食品安全領域的大熱話題。 東方IC 資料圖

  轉基因或許是食品領域最熱門的話題,也是謠言最多的話題。光是涉及轉基因的謠言,就足以寫出一本書來。2014最大的特色就是反轉的繼續傳播虛假信息,一些挺轉的不斷扭曲或者選擇事實號稱“捍衛科學”。雙方都有理由指責對方“造謠”“被利益綁架”。

  3、草雞蛋:3星

  不管是草雞蛋還是楊雞蛋,蛋黃的顏色都可能有深有淺。

  央視某欄目做了期“草雞蛋造假”的節目,結論為:不要再被草雞蛋的紅蛋黃欺騙了,那是來源于飼料中的蛋黃精,而真正的草雞蛋蛋黃也是普通顏色。真實情況是:不管是草雞蛋還是楊雞蛋,蛋黃的顏色都可能有深有淺。更重要的是,草雞蛋既不比洋雞蛋有營養,也不比它更安全。

  4、蘑菇富集重金屬:3星

  的確有些蘑菇能夠富集重金屬,但這跟能否吃蘑菇是兩碼事。

  有傳言中蘑菇對重金屬的富集能力非常強,所以不能多吃,還有的人給出了“每個月不要超過200克”的推薦量。這條部分屬實,的確有些蘑菇能夠富集重金屬,但這跟能否吃蘑菇是兩碼事。重金屬對生產者沒有任何好處,不會有人添加。它來自于污染,沒有污染的蘑菇也就不會超標。此外,即便是超標,偶爾吃一點也不會有多大問題(因為標準是按照每天都吃堅持幾十年對健康沒有明顯影響來制定的)。

  5、讓家長色變的激素食品:4星

  市場上“頂花帶刺”的黃瓜多是通過涂抹植物激素來“扮嫩”的。東方IC 資料圖

  “兒童性早熟”的報道越來越多,包括一些醫生在內,許多人都把“施用了植物激素”的蔬菜水果當作了罪犯。真實情況是:人體中沒有與植物激素結合的特定分子,所以植物激素對人就無法產生任何信號。這個道理就像花粉是植物的精子,它可以使植物受精長出種子,但不會使女士們懷孕。

  6、阿膠真的又如何:5星

  阿膠是否“有用”,先應該由可靠的實驗證據來說話。 周平浪 澎湃資料

  阿膠被認為有各種神效,所以“假阿膠”新聞總是能引起巨大關注。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在被曝光之前,已經有大量“假阿膠”被人們消費了,但是從來沒有聽說過“阿膠無效”的投訴。從現實角度說,能否從科學機理上解釋阿膠的“神效”都可以不去追究。它是否“有用”,首先應該由可靠的實驗證據來說話。遺憾的是,迄今為止,除了沒有科學意義的“自我感覺”,能夠用來證明“阿膠神效”的證據,沒有一項是靠譜的。

  7、水果酵素:5星

  水果酵素

  時尚女性們總喜歡自制一些“美容”“瘦身”“排毒”之類的產品,“水果酵素”相當流行。如果不考慮制作過程中的參與感以及它所帶來的心理愉悅,僅僅從物質的角度來說,所謂的“水果酵素”不吃出問題就該算是人品好了,瘦身美容排毒只能是純真的愿望。 這種發酵方式適合于處理廚余垃圾,得到的產物是很好的肥料。

  第二類:忽悠營銷

  這一類謠言是一些產品,被廠家用離譜的理由進行包裝營銷。因為很多人沒有專業辨別能力,也就很容易被那些科學術語包裝出來的虛假功能所迷惑。

  8、兒童醬油:3星

  兒童醬油與普通醬油沒有明顯差別。

  兒童醬油宣稱專為兒童制作,但成分與普通醬油沒有明顯差別!更重要的是:人的口味有適應性,通過調味來“增加兒童食欲”,就會讓他們對調味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口味越來越“重”。小時候越“重口”,長大之后就越難以控制鹽的需求量,高血壓風險也就越高。所以,兒童醬油不僅完全是炒作忽悠的營銷噱頭,而且對于孩子的健康有害無益。

  9、黑蒜傳說:3星

  黑蒜

  黑蒜作為一種風味獨特的食品,適當吃些確實沒有什么壞處。其中有一些抗氧化成分的含量,比做成黑蒜之前要高。但要說它們有什么保健或者抗病作用,也還只是商人們喜歡說,科學家們都不敢說。

  10、瑪卡:5星

  在營銷中被宣稱為“秘魯人參”的瑪卡(Maca)

  瑪卡(Maca)在南美的產地是一種蔬菜,類似蘿卜,人畜都可以食用,在營銷中它被賦予了很多夸張的功效,宣稱“秘魯人參”、“植物偉哥”等。最邪門的宣傳還是: 這同一種植物,既能改善男性的生殖功能,又能改善女性的生殖功能,簡直跟講童話哄小朋友似的。

  11、老鐵壺的忽悠:4星

  老鐵壺

  茶行業炒作“老鐵壺”,宣稱有“特殊功效”:1、能夠提高水溫,而且蓄熱能力強。2、軟化水質,能夠釋放出二價鐵離子,形成山泉效應。3、鐵壺受熱后會釋放出大量的二價鐵,與茶中的單寧酸、茶多酚等作用,能補充人體所需的鐵元素。這些說法完全是亂砸科學術語,稍微分析一下科學機理就不能自圓其說。

  12、極草神話:無法評星——爆表了

  極草5X冬蟲夏草

  一種沒有食品生產許可證,沒有藥品資格,也沒有保健品批號的東西——非要分類只能是“非法產品”。在成分和功效本身都沒譜的前提下,極草宣稱采用了“破壁”“壓片”技術,宣稱“吸收率提高幾倍”“可以含著吃”。

  13 、富氧弱堿性水:5星

  某品牌生產的富氧弱堿性水

  一個在國外被玩壞了的概念,被引進中國忽悠。貌似在科普質疑之下,廠家的宏偉目標受到了阻礙。

  第三類:媒體無知導致的謠言

  有很多新聞事實本身并沒有問題,在報道中被錯誤地解讀與演繹,就變成了謠言。

  14、不銹鋼杯子泡茶有毒:4星

  記者試驗不銹鋼杯子泡茶

  有記者做試驗說是用不銹鋼杯子泡茶72小時之后,杯子出現了“腐蝕”。然后“專家解釋”說不銹鋼中含有鉻,會釋放到茶水中。因為鉻是一種有毒重金屬,于是得出結論“不能用不銹鋼杯子泡茶,有毒”。這是典型的“媒體試驗”——從試驗設計到數據解讀都不靠譜,只是弄個吸引眼球的結論。

  15、毒豆芽:5星

  2014年3月5日,廣州警方繳獲的一批毒豆芽。 東方IC 圖

  因為國家標準的混亂,植物生長調節劑失去了合法身份。從法律角度說,使用它們是違規的,但媒體把“違規”演繹成“毒食”,引來消費者群情激奮。

  16、美白豬蹄:3星

  使用了燒堿和雙氧水的美白豬蹄

  美白豬蹄使用了燒堿和雙氧水,媒體一如既往地渲染不法商販使用“化學添加劑”,“生產現場味道刺鼻”,“專家表示過量使用會導致XX危害”等等。燒堿是合法的食品加工助劑,且無用量限制。雙氧水在國外以及以前的中國被允許作為食品加工助劑使用,目前因為“工藝必要性”的原因被踢出了國標名單,但它本身不造成“毒食”。

  17、賽百味鞋底成分事件:5星

  賽百味被指出售的食物中含有偶氮甲酰胺

  賽百味成為新聞焦點,是被指出售的食物中含有偶氮甲酰胺,這種物質也被用于生產瑜伽墊和鞋底原料。這其實是一個沒事找事的新聞。國際標準中允許它作為面粉改良劑,美國、中國采用了國際標準,澳大利亞和歐盟等國被禁止用于食品。有國家禁用并不意味著有害,實際上很多食品添加劑都是有些國家批準,有些國家禁用。

  18、肉丸沒肉:4星

  肉丸被叫作“仿生食品”

  每年入冬火鍋開始盛行,就會有媒體“驚曝內幕”,指出“肉丸含肉很少,含有大量淀粉和十幾種添加劑”,并引用“專家指出”這樣的肉丸是“垃圾食品,大量食用有害健康……”

  其實,這樣的肉丸叫作“仿生食品”,通常指用植物原料來模擬肉類的口感與風味。它的營養組成與肉不同,如果用通常“垃圾食品”的標準——高熱量、高脂肪去衡量,它不僅不算“垃圾食品”,甚至比“真正的肉丸”還要健康一些。其次,含肉很少的肉丸并不違法。目前國家并沒有對肉丸該含有多少肉作出強制規定,可以參考的一個是《速凍調制食品》標準,規定“主料肉占比不低于10%”——也就是說,只要肉含量超過10%就可以。另外一個是《肉丸》行業標準,肉含量不低于45%。但行業標準不具有強制性,生產者可以不遵守——只要不宣稱按照該標準生產,就不算違法。

  19、辣條能致癌:3星

  辣條

  作為一種食品的“辣條”本身是無辜的,辣條制作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其實主要是調味料)也是無辜的。有問題的是:有的辣條的非法生產,這跟其他任何食品是一樣的。需要打擊的是“非法生產的食品”(當然也包括所曝光的“劣質辣條”),而不是“辣條”這個食品種類。通過妖魔化食品添加劑、羅織“致癌危害”之類的莫須有罪名去打擊劣質食品,固然很震撼,但對于規范使用食品添加劑、規范生產同類食品的廠家卻很不公平,對于消費者也不負責任。

  20、維生素B12增加肝腎負擔:4星

  維生素B12片

  有媒體送檢了多種功能飲料,發現“東鵬特飲等功能飲料中維生素B12含量超過了每天適宜攝入量”,于是以“維生素B12超量會增加肝腎負擔”為由發出了不要多喝的“專家提醒”。

  功能飲料是否能喝、能喝多少是另一個問題,但“維生素B12超量會增加肝腎負擔”完全錯誤。通常說“超量有害”是指超過“最大攝入量”,但維生素B12并沒有這一限量。新聞中是把超過“適宜攝入量”當作“超量”,概念上就完全錯誤,所謂“增加肝腎負擔”也是欲加之罪。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謠言 食品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