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思維下的街頭食品安全治理

2014-11-21 10:25:49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報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街頭食品,是由攤販在街頭公共場所附近進行制作并銷售的即做即食食品。街頭食品的制作和買賣為成千上萬的缺乏技能者提供了固定收入來源,也給政府部門、社會帶來巨大考驗,比如公共衛生問題、城市交通管理問題以及與街頭食品相關聯的食品安全問題,等等。

  

 

  據統計,世界上每天有大約25億人食用街頭食品,中國的流動攤販保守估計總量在2500萬戶以上。隨著中國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城鎮化的不斷推進,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街頭商販,可能加劇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保障食品攤販的基本食品安全,要在維護市容市貌和方便市民生活、保障弱勢群體的城市生計之間找到一個結合點,把街頭攤販作為一個城市生計問題進行綜合化引導管理,在保證為窮人創富的方式方法上,引入社會資源,創新社會共治模式。

  鑒于街頭食品首先是一個解決生計的問題,扶貧辦可以聯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城市管理部門等食品行業管理監管單位,一起為街頭食品安全提供解決方案。

  扶貧辦把解決城市食品攤販作為一個系統的社會工程項目,注入扶貧減貧的理念、方式、方法,聯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城市管理部門進行食品安全的相關監管梳理,繪制出中國一二線城市的食品商販數據地圖。扶貧辦聯合的所有有關政府部門解決的是食品攤販的社會問題,而食品安全的技術層面交給企業,企業可以以社會公益的方式來參加,比如提供為街頭商販專門研發的街頭食品所需的制冷器具、凈水設備等等。

  互聯網時代下的電商平臺如淘寶、大眾點評網等解決了信用、質量安全評價等問題,這種社會共同參與的網絡化平臺機制也可以引入街頭食品的治理上。

  例如,對于安全隱患較高的街頭臭豆腐,可以建立臭豆腐神器虛擬平臺,仿照快的打車模式開發相應的App(這種硬件軟件虛實結合的做法是網絡社會下很多制造業采用的戰略戰術)。這個App有幾個功能,一是可以用來吸引街頭商販和城市街頭食品消費者用App來交互和完成臭豆腐的購買交易,也就是增加首次購買;二是在這個海量的交互交易過程中,形成通過點評、積分等模式吸引買賣雙方及其他利益相關方均習慣使用該種App,也就是增加二次購買,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消費者可以通過使用App對街頭臭豆腐攤販在衛生安全、營養等方方面面進行點評,從而達到城市衛生、食品安全自治治理效果。攤販因為點評的壓力可能自發改進安全衛生。這樣,通過網絡平臺思維的引入,就可以達到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自治效應。

  網絡社會首先承認社會整體是相互連接成網,而網絡思維下的平臺戰略則將網絡構成一個平臺,一個事件的所有利益相關方都通過這個平臺來交互。這個App簡單的說是一個社區交互,但是因為有食品安全監管者、食品安全志愿者、臭豆腐硬件供應商、消費者等利益相關方,就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形成臭豆腐安全社會共治。這種共治比傳統治理方式更為簡單直接,也節約了政府的管制成本。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食品安全 思維 互聯網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