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食品安全法中的分段監管原則
摘 要:食物是人們關心的永恒話題,對于食品安全的監管是食品安全保障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就我國食品安全法中分段監管的原則進行了探討,通過對分段監管原則的發展過程進行分析,從中發現其中所存在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提出解決辦法,以期能夠完善我國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關鍵詞:食品安全法;分段監管原則;完善
“民以食為天”,食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對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都有著極為重大的影響。然而,近年以來,食品安全問題頻頻爆發,各大企業相繼曝出問題食品丑聞,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頭等大事。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食品安全的監管不力就是重要原因之一。食品安全法有4大基本原則,本文主要對分段監管原則進行了探討和分析。
1 分段監管原則的發展過程
當今世界,各國根據自身國情相應建立了不同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其中大致分為分段監管體系、單一部門監管體系和統一協調監管體系。分段監管體系中,在食品領域運用分段監管原則的國家以美國和日本為代表,分段監管原則最早開始于美國。
1906年6月30日,美國通過了第一部《食品和藥品法》。在之后的32年里,美國又先后頒布了5部法案并進行了2次重大的修改,以此來適應食品安全發展的需求。在對這些法案的不斷完善中,法案逐步完成了對食品領域的全面覆蓋,做到了在每一環食品安全的監管上都有法可依,分段監管原則在美國的食品安全法律上至此被充分地體現了出來。1998年,美國成立了“總統食品安全管理委員會”來統籌協調食品安全的各項工作。該委員會成員由商業部、農業部、衛生部等多個相關職能部門的負責人組成,這樣就形成了委員會總協調,多個部門進行分管,對各個食品領域進行分段監管的綜合監管體系,更好地完善了分段管理原則。這樣的分段監管和全程監控有利于全局監控,及時發現各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防范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
相對而言,我國的食品安全監管模式經歷了從尚未建立監管模式到單一部門監管模式的幾個階段,在單一部門監管模式再也無法滿足我國食品工業的迅猛發展,發生了大量的食品安全事故后,到2004年,國務院頒布了《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心》,終于將《食品安全法》中的監管體系轉變成了以分段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到了2009年《食品安全法》進一步確定了我國食品安全方面的分段監管體系,這種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成為了我國對食品安全監督采取的基本制度。
2 我國分段監管原則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食品安全以分段監管原則為核心形成了由一個總體機構統籌,五個部門進行具體分管的分段監管體制,期望能夠給食品安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然而,事實卻并不如人意。在《食品安全法》實施的3年時間里面,我國食品市場依然充斥著大量假冒偽劣、對人體有害的存在安全問題的產品,這就說明我國現行的食品安全分段監管體制存在一定的缺陷。
2.1多頭監管,力沒往一處使
理論上,我國的分段監管體制分工明確、職責分明,是個完整的監管鏈條,但實際操作中,在種植、加工、流通和銷售這幾個環節里面,農業部、衛生部、工商部和質量檢測部門卻沒有做到段段不重復、一段連一段,將監管鏈條順滑的走下去。監管工作分工過細,導致監管人員權限不清,管理重疊,最后出了問題也不能按照各自分工明確、及時、有效地解決,反而是互相推諉。
2.2監管效力不到位
我國分段監管體制雖然理論上是以總體機構協調,其他部門進行監管的分段監管體系,然而實際工作中卻缺少一個具有食品安全執法權的總體機構,只是將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作為總統機構,在工作中組織難、協調難的事情時有發生,難以發揮其統籌協調的重大作用,并且中央到地方的分級管理也難以真正落實到位,地方政府更關注的是地方利益,因此,導致我國的食品安全監管不力,難以達到預想中的結果。
2.3過于注重行政干預,市場監管缺少社會參與
就我國食品安全監管而言,雖然行政干預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我國的食品工業太過繁雜,行政干預也不可能真正落實到每一家每一戶,這時就需要行業協會和全社會來對食品安全進行監督。然而行業協會的作用卻沒有真正體現出來,監督管理流于形式,沒有充分發揮其激勵和自律的作用。
3 完善我國分段監管原則的建議
我國的分段監管模式雖然仍舊存在一些缺陷,但是它的基本體系卻是健全的,它也對我國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發揮了非常重大的作用,因此,我國應當繼續堅持分段監管的管理模式,只是需要對其進行不斷的完善。
3.1集中食品安全執法權于一個統一機構
為了能夠更好的協調各部門進行有效地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我國應該建立一個有威信的、獨立的、擁有食品安全執法權的統一機構,該機構應當對種植、生產、流通等等環節進行食品安全監管,保障每一環節的食品安全。
3.2調動行業協會監管的積極性
行業協會應當積極充分的發揮激勵和自律作用,加強行業自律性,約束行業協會內的成員,維護行業競爭秩序,嚴懲違法惡劣行為,放眼行業整體利益,協調各企業間矛盾,保證整個行業和諧發展。
3.3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網絡
強化分段管理中的披露機制,建立一個真實無誤、高效快捷的食品安全信息網絡,對食品工業進行不定期抽查,及時披露發現有食品安全問題的企業,對全行業進行警示。企業自身也可以在信息品臺上發布本企業的自檢報告,使得消費者的知情權得到保障。
4 結束語:
食品安全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國應該盡快形成一個完善的食品安全監督體系,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加大監管力度,力爭分段監管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夠盡善盡美,這樣來給人們一個更健康、更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 倪楠.論我國食品安全法基本原則[J].法制與社會,2012,(24):26-27.
[2] 張暉.食品安全法治研究[D].山東大學,2006.
[3] 肖光坤.完善我國食品安全監管模式的思考[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30(6):70-73.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12-03)張慶:企業如何做好危機管理
- (2015-04-30)“史上最嚴”食品安全法獲通過 體現嚴懲重處原則
- (2014-09-09)食品安全事件倒逼著我國食品相關法律的進步
- (2014-09-10)檢測系統避免寵物食品過分填充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