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靠DNA檢測 該喜該憂?
讀完此則新聞,筆者不該是喜是憂。喜的是,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運用先進技術,能夠讓食品安全中的“假貨”、“毒瘤”無所遁形,深受食品安全困擾的國人從此又有了一個新手段來檢驗吃下自己肚子的東西是不是安全。憂的是,食品安全的“底線”已經到了需要靠DNA來檢測的程度?這種成本高昂的檢測手段畢竟不能普及,人卻是一日三餐要照常吃飯的,那是不是每頓飯前都要擔憂桌子上的哪些食物沒有經過DNA的檢測,是不是能安全地吃下肚子?
DNA檢測畢竟是實驗室里的一種特殊檢測手段,食品安全的“堡壘”,還是需要從其他方面來捍衛。
捍衛食品安全“堡壘”,需要政府加大監管力度。食品安全事關國人健康,國之根本在于民,民以食為天,百姓的健康一旦因為食品安全出了問題,勢必在社會造成惡劣影響,極大地破壞政府形象和公信力??v觀歷次大的食品安全問題,如三聚氰胺奶粉、工業明膠、地溝油事件等,皆屬于政府相關部門監管不到位,甚至個別監管部門工作人員當起了不法企業的保護傘,以致釀成大的食品安全群體事件,群眾對相關部門頗有怨言,甚至喪失了對政府食品安全監管的信心。政府只有將國人健康放在首位,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進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才能重塑形象,讓百姓放心。
捍衛食品安全“堡壘”,需要企業守住法律和道德“底線”。個別企業一味追求經濟最大效益,不惜昧著良心,甚至鋌而走險觸犯法律,為了利潤,哪怕極微小的利潤,什么都敢往食品里加,什么都敢做,為了豬肉多賣一塊錢,他敢加瘦肉精;為了牛奶品質上一個級別,他敢加三聚氰胺;為了增加一點重量,他敢注水甚至注膠。所以維護食品安全光靠政府部門監管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企業本身自律,守住法律和道德的“底線”。
捍衛食品安全“堡壘”,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當前社會形勢下,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件令公眾對食品安全現狀擔憂、不安、甚至達到恐慌的程度,食品安全關系到我們每一個人,如何維護食品安全,需要我們全社會共同努力。建立一個以市場為引導、政府監管、企業信守、市民參與的食品安全長效機制才是一項長期持續的工程。
如果您想隨時隨地了解更多關于食品相關新聞、食品安全事件及食品安全常識等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微信號:cnfoodsafety

相關熱詞搜索:食品安全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6)修武縣食藥監局啟動夏季餐飲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 (2014-06-16)果殼網CEO嵇曉華:“不信任”仍是當前食品安全問題的主題
- (2014-06-16)南周記者蔣昕捷:理性的食品安全輿論監督需逐步實現
- (2014-06-16)劉沛:投訴舉報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渠道
- (2014-07-09)中國-意大利食品安全對話在北京舉行
參與評論